Search Results: 基金經理

【金Sir】股息論系列02-甚麼是淨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

昨天行文提到,股神視股票為沒有到期日的浮息債券。 對此,不少投資者可能認為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吧,既不保本也不保息,這還算甚麼債券?當然,債券的優點是「保本」,但它的缺點也是保本,因為它在本質上是沒有資本增值的可能性,我們今天將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股神巴菲特怎樣定義這些「股票債券」的回報呢?其實他是看公司的淨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那就是大家熟悉的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的倒數,即是市盈率10倍的公司,淨盈利收益率就是1/10 = 10%;市盈率12.5倍的公司,淨盈利收益率就是1/12.5 = 8%。   我們假設,持有某家公司股份,淨盈利收益率是8%。如果公司的淨盈利能夠以每年10%增長的話,一年後的淨盈利收益率就是8% x (1+10%) = 8.8%,兩年後就是8% x (1+10%) x (1+10%) = 9.68%,十年後就是8% x 10 (1+10%) = 20.75%,換句話說,閣下買入的股票,不單只每年有8%淨盈利收益率,還能夠年年增長,並且不會到期。   當然,這8%的收益並非每年都會用現金的方式派給股東們的(派出的比例就是派息率(Pay-out Ratio))。如果上述的公司,派息比率為50%,則是賺了8%但只派一半給股東,剩下的一半留於公司發展,股息就變成了4%。所以,有些投資股票的朋友說,投資股票的息率,看來都不及投資債券的息率高啊,況且又未必保本。可以,前者的意見是有點以偏蓋全的,因為公司如果是「務正業」的話,留下未派出的現金,理應能夠產出回報,有複利效應,這就等如閣下定期存款,本利續期的最終提取金額,永遠高於只是本金續期的道理一樣。   看官可能覺得,4%的股息率,應該於股票市場有大量供應吧,那是否息高就代表更值得買呢?有機會再談...   【資產配置課程】 201/ST1G 課程內容包括如下: 1. 重新認識不同資產配置的角色和重要性。 2. 股票、債券、商品、黃金、基金之特色。 3. 投資巨輪與資配時機。 4. 投資,投機與賭博的主要分別。 5. 近期各項主要投資物要留意的重點。 6. 為何各位均有機會打敗基金經理? 7. 月供基金及股票計劃之理論和陷阱。 【股票301:學懂睇市,大價股爭取收息及增值,穩健回報課程】ST1H(Batch 5) 1. 宏觀導論

Read More

【金Sir】股息論系列之01-股票也是債券的一種?

股息論系列之01-股票也是債券的一種? 市場對於投資股票「收息」,其實有很多誤點。其中一個誤點,就是純以為買債券等如收息,買股票就是賺價工具。   股神畢菲特曾經將股票形容為「股票債券」(Equity Bond),意即股票其實也屬於「債券」的一種,應將股票視作債券去投資。換句話說,股票和債券(Equity Bond)是殊途同歸的。   舉個例子:假如某君買入十年期的$100元債券,債券年息5%,每年派息一次,即是每年收息$5,然後派足十年,最後收回本金。(現實運作當然比這個複雜,如通常每半年派息一次,債券價格也會隨不同因素而浮動等等)。債券每年派出的利息是固定的,而公司假若沒有倒弊的話,到期收回的也只是原本投資的金額。   在股神畢菲特的眼中,股票其實相等於「沒有到期日的債券」,而每年所派出的利息,也跟其業績掛鉤。由於股票沒有「到期日」的關係,當持有者想要出售套現時,所收回的本金可以高於或者低於原先的買入價。一家經營得當,而又對得住小股東的好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餘,派息金額亦會每年上升,其價格(即股價)自然會水脹船高了。持有這種「股票債券」(畢菲特稱之為Equity Bond)的好處有很多,一來股息隨公司業績增長,再加上通脹上升,比每年派定息的要好得多;二來債券有「到期日」,會增加「再投資風險」(Reinvestment Risk)。這些股票債券當然也有精妙之處,下文再談...     作者簡介: 陳建良(洋名KL) ,筆名孜金,人稱金Sir, 曾任職基金經理,主管資產營運,位至公司董事; 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旗下基金獲+20%年度業績回報, 增長淨值率創下當年同業最高,自此廣為基金界所認識。 KL曾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人員, 是學術與實戰雙軌並行的主義者, 他主張公司業務應不斷與現代科技融合, 藉以優化公司營運效率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KL現為財經報刊及節目專訪的熱門人選, 其撰文散見於《信報》專欄, 亦數度為《經濟一週》封面專訪人物, 最近在now財經台《名家給力場》擔任客席嘉賓。 擅長以微觀現象捕捉大市及行業方向的KL, 著有暢銷書《財經拆局》及《微觀看勢》。    

[費高] 熊市中的三個不

假若一位由97年頭起計,20歲出頭的年青人開始炒港股,截至2014年,他不過經歷了的3次大型熊市 (金融風暴:1年、科網泡沫: 2.5年、金融海嘯:1.5年),即到了他48歲時,這28年裡,他只擁有應對熊市區區5年。若果他期間挨不過,選擇中途離場,到市場回穩才重新入市,經歷就更少了。 想帶出的是,包括本人在內的大部份股市參與者,或可以在大牛市中分一杯羹,卻甚少留意如何在熊市中保護資產,成為巴菲特口中所指︰海水退潮時沒穿泳褲的人。所以,在此與看倌探討「熊市中的三個不」守則。為什麼?熊市,就是大家「鬥輸得少」的遊戲。   1. 不要盲信「價值」 愈來愈相信,金融市場功用之一,乃給予參與者抒發心中所想之地。利用經濟現狀,來預測股市吉凶,就會變得本末倒置。過去歷史其實多次引證,「恒指及股票價格,才是經濟及行業的領先指標」,惟此想法總不被大部人接納。因為若然如此,分析員還有什麼作為? 網上有位偶有著作,自居價值投資大師之士,此人早有前科,將價值投資法套用到超大(0682)等妖股上,導致敗北連連外,最成名招式,就是「倒後鏡估值法」︰利用牛市火熱的營運表現來倍化未來盈利前景,卻永遠無視近在眼前的經濟、市況轉變。 2015年8月,他行文熱捧海通證券(00665),謹將其首季盈利乘以四,計算了最保守的市盈率何值,再將之與美國同業比較,認定估值嚴重偏低,明言「值得低吸」。 上述產生有兩個謎團︰(1) 參與美股與港股的,擺明是兩批資金,經濟及市場狀況明顯有異,兩地估值真的可以「互通」?(2) 中港股市自年中見頂回落,交易佣金及融資借貸成交額勢必下滑,投行業務更是僧多粥少,如何以舊日數據推算未來表現?(3)  鐘擺,由一端撥到另一端,只有一刻停留在中間點;股市情緒,總由亢奮走向崩潰,也會頃刻出現「合理估值」,但不代表入市理由。一批計死數者,眼光看不到市況繼續死寂,股民信心重建需時,其他資金對前景不賣帳,手上股票大可愈賣愈平,直至倒退確切在業績上 …   2. 不要「重注搏小彈」 每當虧損連連,投資人想短時間內追回報的欲望將異常高漲。每見過去心儀股票出現大幅反彈,心魔難免作祟︰大注一押下去搏短線反彈,無法反敗為勝,但賺輕微回報療傷尚可。 這屬於《道氏理論》中的次級折返走勢。市場波動大增,隨時出現幾日至星期計的反彈。由於股價自高位回落,在圖表上顯示的更似是見底回升之象,吸引力巨大。然而,你我永遠捉不到底,更摸不到頂,表面大幅度彈,不過鏡花水月。其實,熊市中蒸發財富最多的時間,非由高位急挫的跌勢,而是中間偶有回彈,教投機資金短炒變長揸、再變長蝕。 自熊市開始一刻,環球基金面對被溯回,被套牢欲脫身者增加,股市內游資不斷遞減,乃整體估值不斷向下的主因。他人視難得反彈為最後逃生門,貪婪而大舉接貨者便會成為代罪羔羊。 所以,任何搏反彈動作,小注怡情就好,切忌賭身家。   3. 不要盲信「資產配置」威力 熊市初期,總會收到查詢︰有甚麼股票好買?或曰︰將股票押到「防守股」上,便可無憂? 小投資者不像基金經理,無必要執行持倉比例,而且投機就是為了賺錢,何來防守之理?那一刻價格看似穩健,能抵制熊市的藍籌股,在大熊市中仍逃不過下跌命運。 誠如中電控股(002),在金融海嘯初期仍企穩有升,惟雷曼倒閉,美國金融體系猶似崩潰時,該股仍可短時內急跌三成。可憐的是,愈相信此股安全的持貨者,愈面對最大的恐慌,於低位沽貨離場者眾,更遑論有資金及心力,把握到最佳的時機入市。試圖運用重整股票組合之策,只會讓你比正常情況輸得略少,但還是以賠錢收場。 認了吧!應對熊市,只有兩法︰持有現金,或者適度造淡。然而,後者實在高難度動作,技術、時機、勇氣、缺一不可,建議小投資者仍是先以前者在首選。  

[美股隊長]【股票失事調查】(100之1)

失事股票編號:1181 失事股票名稱:唐宮 失事年份:2011 失事過程:四個月內下跌接近八成 失事原因:「故事投資法」、小亮點無限放大、強加「股王第二」標籤 開始定期分析一些以往一度熱炒,最終股價大跌的股票,尋找原因。類似Discovery Channel的片集:每次空難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都會派員查探,研究飛機失事的原因。希望從中汲取教訓,改良飛機構造、航行守則。買股票也是一樣,閣下可以讀一百本選股秘笈,也可以學習聯邦航管局,從失敗個案中,找出分析股票容易犯錯之處。避免犯錯,成功的機會,就會漸漸提升。少一隻輸錢的股票,才有機會多一隻贏錢的股票,道理就是那麼簡單,但常人很難接受。     本集出場的主角,是港股唐宮(1181)。公司2011年上市,是中式餐飲集團。這個案例,親身認識兩名受害者,一位是出版社編輯,另一位是財經網站的小職員。兩人平時都不常買賣股票,只因工作關係,出席了一場盛大的投資講座。當中一位講者,推介這隻股票。財經網的小妹妹,用了一個月人工,購入此股,坦言想賺一筆,可去日本旅行。可惜最終旅費可能要由頭儲蓄,只能從好處看,希望年輕人買個教訓。另外那位編輯,相識多年,從來只見他醉心文字,從不覺他有心投機。後來他轉業後,一次飯聚,無意談及股票,立時面色一沉,長嗟短嘆,原來在此股票上,同樣損失慘重。     當初推介的仁兄,看好唐宮的故事,聽來相當吸引:唐宮主業是酒樓,是很沉悶的生意。老股民應認識金龍船(除牌前編號318),又或是漢寶(似乎變了礦股),上市多年後,業績走樣,已不見影蹤。唐宮上市時,除中式酒樓外,加入了胡椒廚房的概念。胡椒廚房是日式快餐,與中式酒樓不同,後者翻枱緩慢,胡椒廚房小巧靈活,在很多商場如朗豪坊的美食廣場,設有舖位。推介的基金經理,很看好這一點,因為他認為餐飲股,可以複製味千(538)的成功。先別取笑味千拉麵近年每況愈下,2011年時,可是當紅股票,回報以倍計。味千當時殺着,是開新店夠快,擴展容易。開酒樓很難,開家快餐店則很容易,翻枱又夠快,因為食客坐不了太久,吃飽便離開。而且客人容易回頭光顧,長做長有。唐宮加入快餐概念,經營模式多了一瓣,便被視為有望變成下一隻味千。     推介之時,唐宮才剛上市,由招股價$1.65,升至高見$3.4,已升逾倍。可推介者卻仍信心滿滿,因為這類故事,實在異常性感,具備發夢的潛質。據當事人說,如果一盤生意,沒有夢理空間,就算多好賺,也認定是無謂。所以雖已升了一倍,依舊義無反顧地推介。     不過發夢這回事,有好夢也有惡夢。結果好的不靈醜的靈,五月份推介此股,當月高見$3.46;同年十月,低見$0.94,四個月內,不見了七、八成。性感故事,緣何出事?很簡單,只要看看招股書,清楚講明唐宮有不同營運模式,例如海鮮舫、唐宮一號。胡椒廚房在上市時,只有兩間。上市前一年,這兩家店的營業額,是一百八十萬(人民幣,下同),在全公司六億總營業額中,僅佔0.3%。換個說法,公司有99.7%,是一家傳統中式酒樓。推介者卻視而不見,以0.3%的分部,將整家公司,描寫成可以像味千、家鄉雞、麥當勞(MCD)等,可快速發展的連鎖餐廳。     總括失事原因,第一是將其中一個小亮點,無限放大,變成主體。第二是放大之後,比擬成一家以往成功上市公司的「二代」、「轉世」。雖然自己曾經「柴台」,但彼得林奇的”One Up on Wall Street”(台譯《彼得林區選股策略》)中,有兩點確實值得借鏡,防止這種意外:第一是看好某一公司的產品或分部時,請先檢查佔公司營業額、盈利多大。用這個方法,查一下唐宮的招股書,便可知這個故事被極度嚴重扭曲。用廣東話說,實在是「離晒大譜」!     第二個要點,用林奇的原話,是”Beware of the next XXX”,不要把某股當作股王第二。例如以往利豐(494)當旺,林麥(今道和,915)便被封為「利豐第二」,回顧當年股價圖,兩者相去甚遠。十多年前建滔(148)當旺,「建滔第二」則是南興。味千第二,中招也是情理之中。   保命方法,也可依靠技術分析。可是因為唐宮炒高後回落時,尚算半新,連《多空操作秘笈》中的三十周線,也尚未出現:三十周也未到,已升了一倍再爆炸。應對方法,化繁為簡,不論是上升途中高追,還是高位回落後撈底,總之以上市後最高位減15%作止蝕;如果現價已低於高點15%,只看不買,如果有力回升至新高,再追不遲。唐宮上市高位為$3.46,高位減15%是$2.94。穿$2.94斬倉,相比之後最低位$0.94,剛好省下$2(輸少近六成)。     結論是炒股八字大忌:「夢想無限,分析是但」。只將微不足道的分部,講到極大,再貼上「下一隻XX」的標籤,代替嚴謹的財務分析,就是自己常講的「故事投資法」,絕非價值投資、基本分析,千萬不要混淆。自己財富,有血有汗,真金白銀下注,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這種弊病,減少傷害,並多參考《多空操作秘笈》等技術分析的經典,以價格作為警號,避免大敗。事實上,一隻股下跌七成,要上升近四倍,才能追平。     後記:讀這個系列時,希望大家萬勿誤會,事故的起因,提及的公司並沒甚麼責任,之所以受傷,完全是分析取態問題。三年過去,從2014年年報可見,唐宮屬下胡椒廚房共24家,佔集團收入9.89億中的8.1%(約八千萬)。這個分部的業續,確有增長,但與味千、家鄉雞的距離有多遠?大家不妨自行查探。   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完)  

^^[聶升股解碼] 捕捉多重財技的契機 (上)

    亞太資源 (1104) 是筆者於5月28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此股是前一晚發出的供股公告,而追溯至去年10月底開始,至是次供股,共運用三次財技。   財技一:削減股份溢價 於去年10月底,建議削減股份溢價。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的股份溢價和累計虧損分別是27.15億元和8.63億元。董事會建議削減股份溢價25億元,撥入盈餘賬來抵銷累計虧損。但倘若只想將盈餘賬歸零,毋須如此多的撥備。此舉原來是為抵銷去年下半年的業績虧損而鋪路,皆因亞太資源於澳洲上市的一間聯營公司擁有的礦山,其海堤出現塌陷,令礦山無法運作,形成大幅的資產減值虧損。雖然如此,由於撥備高達25億元,令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盈餘賬錄得正數,為9.65億元。   財技二:實物分派股份 除了令賬目看得「順眼」外,於去年11月21日宣佈實物分派亞太資源股份。公告顯示亞太資源為中國網絡資本 (0383) 的聯營公司,後者宣佈派發特別股息,每持有1股中國網絡資本股份可獲派3.75股亞太資源股份。於派發完成後,中國網絡資本於亞太資源的持股量從33.32%下降至0.87%,後者將不再是前者的聯營公司,此舉明顯是「剝離資產」。主席莊舜而原持有20.42億股份 (股權佔比33.32%),於分派後只剩下15.20億股份 (股權佔比24.80%)。   財技三:自己包銷供股 為了令持股量回升,亞太資源發出供股公告,規模為2供1,供股價為0.1元,較停牌前收市價0.203元折讓超過50%,預算集資淨額為3億元。而於5月8日公司發公告延長貸款還款日期,指出旗下附屬公司的2.18億元貸款,獲延遲最後限期至2016年1月28日,但相信供股集資背後用途是償還此債。另外由於上述股本被削減,供股也有補充股本的作用,令賬目被粉飾得更為完整。   而供股的重點,當然是擴大莊舜而的持股量。是次供股莊舜而以主要股東身分充當包銷商,同時不設額外供股,明顯是想接收不供股股東的配額。於供股完成後莊舜而最多可持有45.84億股,較實物分派前高出1.24倍持股量。同時股權佔比由於從24.80%最高可提升至49.87%,即高於30%,因此需進行強制性現金要約。其實因為大股東包銷被視為關連交易,需通過特別股東大會決議案方可進行,莊舜而大可連同申請洗豁免一同進行表決。但莊氏卻選擇提出現金要約,明顯是想進一步吸納股份。於短時間內有意大幅增持股份,除了想「賣盤」,實難解釋箇中原因,不難想像股價將會被炒作一番。   由於避免篇幅過份冗長,有關此股如何操作獲利,則留待下回分解。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上述內容給讀者予以參考,絕不構成任何買賣股份建議。   買股中伏個案及預防方法/AA4M 講者: 聶Sir及金Sir(KL) Why choose us? 兩位講者均是NOW TV<名家給力場>嘉賓,聶sir的書本<細價股執錢密碼>非常暢銷。一年已賣四版。陳建良(KL)為資深基金經理、有豐富從事金融業的知識 時間: 2015年9月29日(二) 19.30-21.00 地點: 尖沙咀金巴利道金巴利中心502室 收費:$30 (先轉先留) 內容: -五大買股陷井,認清買股「出事」的理由 – 如何防伏令大家避免重覆犯錯 -中伏個案剖析     如報名可直接點擊 此連結 並填妥有關報名表格,客戶服務主任一般會於一個工作天內回覆。 或whatsapp 63832145(不設致電) 或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  

[美股隊長]【提升決策力】戒「寫劇本」(下)

前文連結:http://on.fb.me/1W4Kkrm   早些年,Google(GOOGL)曾大挫,那時基金經理,又化身編劇家,作了個科網版《倚天屠龍記》:三大派Tesla(TSLA)、Facebook(FB)、Apple(AAPL),就是正派,Google則無故忽然變成像明教一樣的反派(就像《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忽然變了契丹人蕭峰),被眾正派圍攻,險死還生。Google甚麼研發開支很高、無創意、戰線分散太長等「罪狀」,層出不窮。最終如何?劇本精彩度,不下金庸小說,但Google卻沒有被滅,反而股價大升,回報和來圍攻的三大派相約。如果不能及時將「圍攻光明頂」的劇本快速忘記,只能眼白白,坐失股皇強勢反彈後,再破頂!   本文的重點,是人確實很難戒除寫劇本、總想先預測一下將來,求個安心。我的建議是劇本可以寫,但寫法必須更改。早前,看過扁蟲魚所著《投機者的撲克》,書中講到,劇本的寫法,不宜用確定的語氣,例如:國企差、國企改革必然失敗,所以逢高造淡國企股。這種寫法的缺點,是將自己困在固定思維當中。不論市場認同自己劇本與否,很易會覺得錯的是市場,而非自己的預測。這樣很容易變成「股評大師」:一定是我對、市場錯,最多只是市場慢了,未有反應。如此將陷入心理學上所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扁蟲魚的建議,是劇本應該像電腦程式:「如果A,就…;如果B,則…」(If…, then…)。劇本變得像流程圖,用回上文國企股的例子:如果國指創新低,就證明國企改革失敗,那便追沽,以某處作止蝕;若國指20 EMA反而升穿50 EMA,則證明市場暫時受落,指數強勢,可能跟勢買入,跌穿某處止蝕;或堅持國企改革失敗,但等到見150 EMA,自高位乏力回落,跌例如10%,證明早前過度亢奮,現在牛軍銳氣消散,可乘機追殺。預先想好很多情節,就不會要求世界一定跟隨單一劇本走。現代金融,何其複雜?世界有很多可能性,A出現時如何運作,B出現時如何應對,皆有準備,操作上的靈活度和應變速度,自然大增。   返回上集的戰史例子,就是法國國防部,應有多手準備:對方正攻,馬奇諾防線如何抗敵;敵軍自森林突襲,如何安排機動性高的預備隊,在外圍準備,快速反應;甚至比較瘋狂的構想,如果德軍自海上登陸,要如何拖延時間,抽調部隊退敵。不必處處設防,但要知道當敵人在哪一點出現,要如何應對。一早作好計劃,可迅速反應,不會手足無措,慌慌張張。   早前分享馬克斯(Howard Marks)的備忘錄,當中提到投資要獲利,而且要跑贏大市,絕不容易。It’s not supposed to be easy。因為除了投資知識、選股功夫外,也要知悉自己有否一些決策上的壞習慣,例如本文所講,寫單一劇本,再盲目跟從,就是其一,請務必戒除。 (完)  

[費高]遇上風水K

實在太多人對金融從業員的工作存在誤解,想一想起,又可舉起往事一則︰   一位術數高手,人稱風水K,曾根據時辰八字贈言︰「費高兄應該長期埋首於極其沉悶的工作,而又樂在其中。」在場友人即時反駁︰「他做金融架,點會悶呀?」 基金經理、操盤手、分析員等「神聖」職業,普羅大眾甚少接觸,難免有所誤會及無限暇想︰   (一)行業充滿色彩?   對飄忽不定的股價指手劃腳,在財經節目及專欄中高談闊論,工作如此多Fun,與能預測吉凶的堪輿學家一樣威武!可惜,大眾着眼的,永遠只是結果。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風水Ken追求別樹一幟,仍須定時溫故知新,多番重讀《周易》、四書五經等古物,方能耳熟能詳。對於研究命盤,開班授徒等日常業務,他亦難言樂趣何在。   幾多曾渴望置身投行的年輕人,早被腌悶的會計知識及財務數字所嚇退。日以繼夜地解讀圖表、公司年報、面見管理層,然後研判或有或無的機遇,其辛勞不足為外人道。   (二)羨煞旁人的工時?   「收市後便可游手好閒?」許多要求政府就最低工時立法的香港打工仔,對咱們那朝九晚四(純粹開市時段)的表面工時恨之入骨,卻不明白金融行業那「多勞多得」的特性。   每朝開市前,友人操盤手D於六時正踏入公司門口,先橫掃各大報章頭條及外國網站,再與團隊討論即日市況,才開始一整天的操盤勞動,期間只有一小時午飯時間休息。收市後,查察團隊大倉,留意同伴有否爆數。假如歐美有突發消息,更須利用期指對沖。回家後須爭取時間休息的他,埋怨拍拖的時間也沒有。   (三)回報與工種不相稱?   行業起薪點看似偏高,惟加入職前投資、安穩度、健康補償等作考慮,只屬合理範圍。自金融海嘯以來,裁去中層人員,聘任新手代之,外資機構的「洗牌」未曾休止。行業不振,職場僧多粥少,保住飯碗已經難得,還會埋怨有增無減的工作量?   鳳毛麟角的基金經理及操盤手,要精於市況追蹤、板塊炒作,或脈絡收風,各自均有其處世板斧,才可擔當重任。不過,無論往日表現如何輝煌,績效轉差或客觀市況所引發信心危機,可叫資金迅速撤離。置身汰弱留強的英雄地,所謂豐厚回報,其實與職場風險如影隨形。     金融業,只為香港百業之一,並無光環依附。Is it just a Job or Truly Meaningful Work?則留給從業員們各自表述好了。  

買樓收租同債基既好壞處#950

    大家好,今日已是回答第950個個案。仲有50個就到達1000大關! 在此多謝各位讀者支持!   今次文章不取用讀者發至本人之理財個案作解,而是節錄網上對債基、直債及買樓各項事情的留言,再由筆者加意見希望帶出更多投資概念。例如C君個案告知你去銀行問及筆者提及之債基、直債、保險方案之結果。先說明因收費低及傭金低所以案中靚女就算識都唔肯sell。   A君留言: 我又試下分析買樓收租同債基既好壞處. 買之前: 樓)要做功課,睇樓,睇估價,還價,簽臨約 債)可做可唔做功課,上網睇factsheet, 睇息率.. etc. ***** 買既時候: 樓)要去律師樓簽野,去銀行做mortgage,驗樓,比佣金 債)去銀行簽野,支票或網上過數,比1-2%手續費. ***** 買左之後: 樓)裝修,搵租客,同租客還價,又簽約,再比佣金.(可能發生:追租,電器維修) 債)每個月銀行過數等收息. ***** 可以好肯定咁同你講,做債基方便過買樓收租n倍. 你覺得麻煩可能係因為未了解件投資物,但買左之後基本上係坐係度收息. 我唔係話債基好過買樓收租,樓價既升幅係債券做唔到的, 但兩件投資物絕對可以共存,亦可以互相分散風險.     回應: 債基同買樓收租是可兩者共存的。請不要再試圖找一樣最能滿足自己的投資物,因股、債、樓、匯各有好處,你實在無需要只選一個。在街上不斷有人同你分析佢既投資方案有幾好,係因為佢要促成銷售,所以唯有褒揚自己而貶抑其他對手。永遠都係「我介紹的是最好投資物,沒壞處!」這些論述。   謝A君採用嶄新角度作比較、係用買賣時序,即買之前同後作比。惟不苟/認同之地方係講買之前「可做可唔做功課」。正所謂錢搵返黎有血有汗,豈能不聞不問作投資? 何況一百萬債基可為人產出$12000-$10000每月收入,已足足等於很多人大半份人工。那投資人每月為此事作1-2次關注,確保收入持續及避開黑天鵝,亦屬正常。當然,債基「無咩手尾跟、每月等10號收錢」令不少人喜愛的。買樓收租終有折舊、但留意租金可用通賬上升、成功為退休人仕抵禦通賬,相反債基今日收開10000蚊成世人大致都係$10000,故只宜作中或中短線投資。筆者的收息課程有幸得同學支持,已持續調高收費去延遲投資物被各同學搶高價格,明白減少收生令參與者減少同學有得著。見收息投資課程BATCH 17的120人(見下VIDEO)每月開班縮減至BATCH 24的70人,已正視舊生意見。至於債基、直債之好同壞處亦會坦誠告知,等學生投入金錢前了解兩面。     B君留言: 最主要是現在買樓槓杆不夠多, 所以好似回報吸引力不是太大… 我都好同意, 買樓要好多心機, 不過, 因為生活化, 所以都可以接受 但債基, 好似好深, 我現在好似霧中行路一樣, 慢慢來….. 模索中     回應: 想提出買樓收租後作管理確實較容易明白,因住房一事各人都有經驗。當然樓交易成本係貴,這亦是股票因傭金低而應運而生之原因,當然另一是買股回報較高。惟不少人買足股票幾十年,連幾條顯淺的上市條例都未明瞭,亦即同意在不知悉遊戲規則之下買股。你叫筆者比,買股所需的知識需求最高、繼而係債、最後係樓。早幾百年,法國破產之前就成立公司上市迷惑人以股換國債、得以令國家債務水平下跌。股票權益可被攤薄、亦無到期還本之義務。用股票換走你手上既債、幾可肯定係小投資者唔著數。   另債基的槓桿確實比樓高、更是借了錢都不影響個人信貸質素。   C君留言: 講個笑話你聽, 有次我去某銀行問關於債基問題, 有位後生靚女客戶經理serve 我. 佢又有好多牌加CFP,好似好勁咁. 我問佢邊隻基金適合我, 佢話”D隻乜乜基金啦, 回報OK 風險又低, 我好膚淺架咋,5粒星梗係好過4粒星啦” 見佢咁靚女真係唔想串佢, 讀咁多書最尾都係睇星星?? 所以師兄你都唔需要睇到件事咁複雜, 好多人睇yield 睇星星已經決定到買邊隻, 話晒你有management fee 比基金經理喎,你比咁多錢就係唔想煩,有’專業’人仕幫你打理.   回應: 由於銀行都要跑鋪租,冇可能支持到職員唔賣野去比客觀意見。你入銀行聽免費野就會有上述後果。這亦是HOMEBLOGGER本網站成立目的,就是以學生付費的基礎提供客觀有用的理財資訊。比較基金是有法門,唔係用MORNINGSTAR粒星星的。我們在收息課內將基金的風險及回報都數理化展示、再授予那裡能快手找到此類資訊,從而為學生得出冒1 UNIT風險邊隻基金提供最大之回報。銀行職員係有讀書、但跑數所限佢地通常都唔可以運用書本知識幫客。最尾當然係打理手上既錢、當然你由自己決定最好啦! 錢一旦過人手、損失少部份幾可係肯定了!

[美股隊長]隊長拆局

18/9/2015買入了12隻美股。中期持股/現金比,預計會為30:70。(見下圖) 止蝕位:兩年內最高價減15%     週五提及十多隻股票,想不到有點迴響,可能很久沒有提及股票。在講座中的言論,也給大家留下極看淡大市的印象。先撇除是否下注,若問自己的看法,仍是看淡。要講故事,可以有一萬個理由,即將世界末日、中國滅亡,但據自己分析,一些短期訊號,已轉趨正面。   所謂訊號,就是如何定義趨勢:短日數的平均線,用來看短期趨勢;中期平均線,看中期趨勢;周線甚至月線圖,則作為長期趨勢的依據。自己最短日數的操作系統,確實出現買入訊號。   換言之,美股不是長、中、短三個時框,都是向下趨勢。短期轉為向上,中、長期仍在向下。相應做法,不離兩種:一種是依觀點操作,當短期訊號是假,繼續看淡。這是個人觀點凌駕於系統,不遵守訊號的做法。自己近年已漸漸戒除這種做法,希望盡量跟隨訊號,不想因自己喜好,妄想比市場英明。在這前提下,唯有採取第二種方法:跟隨訊號。   由於只是短線轉為向上,中、長線趨勢未改,某程度上是逆勢而行。當然,每次見終極底,都會是短線先轉向上,中、長線稍後才改善。就算是金融海嘯過後,最初買入也必然是逆中、長線走勢,始終中、長期趨勢轉變較慢。不敢武斷認定現時見底,只是邏輯上短期逆中、長線操作,仍有可能取利。   不過逆勢而行,自然有風險,控制損失的第一點是注碼。三成持股、七成續持現金,分批慢慢買入。遵守買入訊號,失敗是家常便飯,就算再跌,最重要是控制風險。每一個股有個別止蝕位,損失已有預算,總金額維持在可接受水平便行。   從另一角度看,假設昨晚收市買標普500指數ETF(SPY),跌穿八月廿五日最低點止蝕(廿四日的低點太極端,稍為保守,用後一天的低位),即$186,最大損失是6%。6%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只視乎買多大。 至於所選股票,均是動力最強者。當然若大市破底,估計也一定會輸;可是若指數橫行或向上,則可搏這批股票繼續向上,憑藉動力帶來正回報。這是其中一個考量。   其實篩選出來的股票,不只這十多隻,單是遊輪股也有數隻。不過為分散風險,既然本質類近,就只選其中一隻入列。其餘儘量取自不同行業,很多是消費股,並非特別選擇,只是按條件篩選的結果。勉強要擠出一個理由,可說的故事是油價下跌對它們有利。自己也不多理會,唯其動力取之。   外匯早前寫過,看淡英鎊、看好日圓。向大家報告:英鎊淡倉已止蝕,當美元轉弱,英鎊便回升。日圓call仍持有,暫時看來,上升機會仍大於下跌。歐元由上周四起買call,之後有所回落。近期都是這樣日升日跌,並非自己所作,今早看研究報告,有論指標普500指數日升日跌維持的日數,是歷來最長。市場中很多人高沽低買,互相角力。美國今回暫不加息,美元曾經走弱。現時唯有摸着石頭過河,見步行步。   擊機會較大。而且根據投行報告,基金經理現時最喜歡造好美元、造淡新興市場股票、造好日本、歐洲股票,看本地基金經理的報章專欄,可知一二。通常這種人多擠迫的交易,一旦證明是錯,基金齊齊逃走,殺傷力很大。只希望在別人慌忙逃走、互相踐踏時,能從中取利。   眼下現金比例仍高,動用資本不大。只是不再完全退出,小注加入戰團。沒有驚世智慧、絕妙劇本,仍是那句:摸着石頭過河,見步行步。   (並非投資建議,本人持有日圓、歐元ETF認購期權)  

[費高]不同期望的投資人哪位較易成功?

何謂合理的預期回報?這又是另一非常嚴肅90,大郭份股市參與者沒思考過的問題。所謂「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之概念,表面憧憬無限,實則空洞無物,並非合理投機的目標。不然,強調可能成果而不顧成本及風險,倒不如盡地一煲,耗用全副身家買六合彩吧。   那麼,以下有三種不同期望的投資人,究竟哪位較易成功? 1. 搵餐茶︰視買賣股票為業餘活動,賺個小錢便心安理得。 2. 跑羸大市︰追逐並優於特定指數,作為投機目標。 3. 絕對回報︰務求年年或月月,都要賺個正回報。   看似第1類人的目標最易達到,事實上,他們總是被市場宰割的一群。盡管偶有脹面獲利,但人性總是羸完粒糖就想羸間廠,貪勝不知輸下,好易在最不適當之時叠碼加注,結果多是得不儐失。至於第3種,乃機構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亦是何解每到熊市到臨時,出現大小不中的贖回潮。不過,經濟及股市走在循環起落的軌跡上,要年年達到穩賺不賠,談何容易。   那麼,將目標放在「跑羸大市」之上呢?聽起來難以達成嗎?非也。當簡單買入盈富基金(02800)、恆生H股(02828)兩隻ETF,便可以被動式追蹤恆指、國指兩大指數的回報時,若果你我無打算跑羸它們時,有何必要進行主動操作,來換取更低回報?   雖然如此,恆生指數對本地上市的廣泛股票有個指標性,倒值得相確。   查閱官方網頁 (http://www.hsi.com.hk/)資料,你不難知到,恆生指數有超過46%為香港或國內金融股份。儘管指數包括了50隻成份股,惟抽看,匯控(0005)、騰訊(0700)、中移動(0941)、友邦(01299)、建行(0939)、工行(01398)、中行(03988)等頭七大股份,已是恆指佔比達51.7%。   言歸正傳,要跑羸指數,不外乎兩個方法︰(一)牛市時,買入強勢股;(二)熊市時,避免損失。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前途問題未卜,大家總期望回歸後「馬照跑,舞照跳」。可見賽馬在港人心目中是何等重要。不過,八九十後時興賭波作樂,賭馬博彩收益日漸下跌,也是一個長遠趨勢。   不論有否下注,並不會影響一場賽馬的觀賞性。當名駒一馬當先,相中下注之人必然與奮萬分;反之,投注者自然會大喊「上呀!上呀!」,希望落後馬匹後來居上,不致令馬飛變成廢紙,但事與願違居多。   股場上「追落後」心態如出一轍。受惠同一概念下,總有一兩隻股份較為強勢,更有升幅較弱的一群陪襯。眾人皆知「低買高賣」乃股場賺錢之道,眼見強股升得急,害怕高追後回跌傷自尊之餘,更不願為較早入貨者作嫁衣,惟有買入較弱勢者作替代品。   不過,既然大家唔會在賽事中段下注一隻跑輸幾個馬位的馬匹,何解會對落後股票寄予厚望?   揀股策略,我永遠崇尚「沽弱買強」,從不鼓勵「追落後」。個別股份可以走強,總有其不可抄襲的理由,如︰(一)市值較大,能通過基金內部選股規範;(二)流通性高並套現容易,大戶才願意跟進;(三)公司歷史悠久,股東及管理層背景、經營狀況清明,財務報表穩健度,創造出「信心」溢價;(四)貴為行業龍頭或開拓者;(五)擁有其他對手沒有的優勢或護城河……原因不勝枚舉。   強股受垂青,造就大批因升勢過急而走寶,渴望候低吸納之士;弱者則拍馬也追不上而被比下去,總教持份者大失所望。假若概念過氣或市場逆轉,前者將可獲一段時間的反覆支持力,才慢慢回跌,但後者卻可迅速回跌,甚至較概念炒作前跌得更低。   不過謹記︰牛市時可大放異彩的一招「沽強買弱」,熊市時可以非常致命。勢頭逆轉,部分股份先行「跪低」,個別強股起初相對硬淨,但追市回跌,不過是先後次序。若中伏後來胡亂「換馬」,隨時變成多一次墮馬,傷上加傷。     投機之王李佛摩同樣有云︰「第一,不要想着任何時間都投入市場。我許多時完全持有現金,尤其我不確定市場走向,而等待肯定下一動向時。第二,主要趨勢轉向,就是傷及最多投機者的時候。」每遇剛剛起步的環球式熊市,千萬別忘記前人教誨。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