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年金

臨老變富貴、全不用炒樓 #980

*上圖借用,source: http://www.edigest.hk/ (部份用google translate 翻譯)   諗先生,謝謝你回答我的查詢。但我認為你還沒有完全理解我的情況。 再作陳述:   上完收息堂後已重按我的自住房套現約$150萬,總貸款達$270萬。該房出租收入約$15K和償還銀行將從$9K提高到$13K。   2. 我還有另一物業,銀行將另外$1.8M再預先批核予我。我需要你的觀點,看看我是否應該使用$(1.5+0.3)=$1.8M和銀行貸款$180萬 = 360萬買一個小單位自住。   3. .我將在2017年退役,到時我將有大約$4M的退休基金。目標為生成$40K的每月的現金流,我想看你的看法及有否任何機會去實現這些目標。欣賞你的幫助。     個人有一個聯名自住房: 值:5M,貸款:1.2M, 月付:9K, 租金收入:15000 有另一物業,加上手頭現金:300K(儲蓄+貨幣+股票)   謝謝, 劈炮老兵   answer: 再將讀者情況睇一次,將問題主要歸納為讀者將得360萬,究竟搞咩好? 主要係想收息月四萬。另佢將於2017年退役會擁更多資金之事就唔提啦。係介紹方法之前,相信更幫到讀者係投資心理。千萬要留意加按前只有30萬現金、當手上錢碼加到360萬之時,會有唔識處理既情況。   當然,偏低儲蓄率亦需留意的。而此個案亦解釋到樓房投資幾咁能改變香港人人生。知道市面上有不少人對炒賣獲利既人投以怒目,惟就以本案老兵去睇,佢手上兩間樓係未曾出入炒賣的。現在臨老「富貴起來」賺到幾百萬,若說佢都係炒家有份炒貴哂D樓,咁講未免要老兵「躺著也中槍」、太不人道了。   另外想談這幾年樓價的升幅唔係炒出黎的。「炒樓」亦即「樓房投資」,在稅局定義上有3個(但不只於)因素: 1. 太短單一物業持有期 2. 買入樓宇後不為其作增值(如裝修) 3. 投資人在短時間內作其餘多項物業買賣 惟2010年後有特別物業印花稅阻止人入手樓房後短時間內賣走(半年內賣要比30%稅)、2012年又有買家印花稅阻止人先將住宅物業轉入公司、再用公司名義完成交易去避稅、基本上現時樓市炒家已絕跡。惟中原城市指數仍從2010年約90多點升至今日144點,可見今日的樓價令很多人買唔起、怪不得炒家。   而假如香港樓價由2009年金融風暴後無升過,即中原城市指數停留在70點,一個荃灣三房大屋苑廿年樓齡單位200萬搞掂,樓價亦只比沙士復原後的首年(2004)之年終數58點高20%左右、究竟香港會發生咩事呢?   這個筆者會在另一類文章說明。講返老兵,由於要將佢既英文先google translate再理解然後解答,希望今次做到佢要求啦。將手上既錢一步步投入債基較明智,直債太錢少,上唔到。債基幾多錢都可開始先買、收息在8-15%p.a都有選擇。見下圖,黃線個隻係老兵上完既收息103有講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先講呢隻。黃線個價格已返回6年前原價,即呢半年價打和而利息全落袋。至於呢半年想又賺價又賺息、實在太貪心啦,筆者只能幫手到袋10%鬆d既息口呢個地步。   將360萬收息,就當年12%,一個月都收$36000,已近達讀者目標。   另一隻是股債混合之基金,第一個缺點係呢類基金再融資能力不高,已在收息101計左點解唔應買。另外睇圖見價格,籃線既波幅大而派息亦唔見高。所以一筆有人問筆者呢類基金都是不建議的。   有錢淨可以將聯名樓拆單名出黎做劏房,租金回報同債基一樣但有抗通賬能力。這個在早前文章已述、不重覆。  

【金SIR】企業護城河06-當巴菲特的雪球滾向懸崖...

既是HomeBloggerhk.com的讀者,當然是熱愛投資的朋友,那就都肯定聽過股神巴菲特的名字! 巴菲特的其中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雪球──巴菲特傳》(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全書帶出的寓意也非常簡單,就是要令到雪球愈滾愈大。首先,你要找到一條斜度合適,同時被雪足夠地覆蓋的下波,然後於山頂上將雪球推落去,讓它在斜坡滑下去,那麼,雪球自然會愈滾愈大,並又愈滾愈有力! 投資同理,當投資者找到好的投資項目後,應給予它時間讓它愈滾愈快、愈碌愈大,自然可以「錢滾錢、賺大錢」! 不過有很多人都誤以為,只要是大多數公認為是好的上市公司(尤其當大型投資機構都這麼地認為),自然就值得投資而又有「財息兼收」之效,其實不能盡然!最近有兩個例子,就是大笨象匯豐(0005)和渣打(2888)兩家大型銀行機構,不但在香港家傳戶曉,前者是差不多全香港人都有戶口的銀行,後者則是筆者初生之犢踏足社會的第一個銀行出糧戶口(的確很回味當年出糧時往櫃檯攞錢種感覺)!再說兩者之地位,名列香港金管局「指定的三家發鈔銀行機構」,足見其「企業護城河」(請參閱作者先前的文章)何等的遼闊!可惜,這兩家機構的處境,外觀猶如被「護城河」包圍著的城,可是城內卻早已風光不再,火頭處處,大火燒後欄同時防火門被堵塞,困在城牆內只有焗燒豬的命運。兩家銀行的傳統盈利市場不再盈利,那些收購合併、包裝重組和投資產品的販賣,通通被用作製造短期盈利揼水工具,政府的嚴懲監管就如同城牆內的官商矛盾,磨擦加劇嚴厲懲罰秋後算賬官司排住隊實非良企氣象,種種跡象顯示,雪球如同「崖上的『波』兒」,準備九十度滑波隨時垂直下墮,雪球滾得愈大撞擊力則愈大,瀡到落地,一定成個雪球散晒! 「企業護城河」的用處,是用來防犯外來的商業競爭者。如果該護城河成為逃生的枷鎖,投資者便如同住在城內的人,不應戀棧危地,及早離去!小投資者如同城裡的平民百姓,執包袱便可以走人,即如小股東,轉身快,隨時棄股換錢鬆人一樣,這是「留得青山在,那怕無投資?」的道理(金Sir原創金句)!所以嘛,縱使買了之前擁有良好「護城河」的大價類股份,當察覺城內質變,風光不再之時,投資者還是要及早抽身,切忌絹戀前塵往事,將前世嘅發達方法照搬到今世。投資環境今時唔同往日,變幻才是永恆,尤其在投資世界,金融海嘯都證明冇乜嘢係冇可能!   作者簡介: 陳建良(洋名KL) ,人稱金Sir, 曾任職基金經理,主管資產營運,位至公司董事; 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旗下基金獲+20%年度業績回報, 增長淨值率創下當年同業最高,自此廣為基金界所認識。 KL曾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人員, 是學術與實戰雙軌並行的主義者, 他主張公司業務應不斷與現代科技融合, 藉以優化公司營運效率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KL現為財經報刊及節目專訪的熱門人選, 其撰文散見於《信報》專欄, 亦數度為《經濟一週》封面專訪人物, 最近在now財經台《名家給力場》擔任客席嘉賓。 擅長以微觀現象捕捉大市及行業方向的KL, 著有暢銷書《財經拆局》及《微觀看勢》。   【股票301:學懂睇市,大價股爭取收息及增值,穩健回報課程】ST1H(Batch 5) 1. 宏觀導論 2. 板塊及個股 3. 投資心理簡述 第一課: 2015年11月23日(一) 19.00-22.00 第二課: 2015年11月25日(三) 19.00-22.00 費用: $2800 地點: 尖沙咀金巴利道金巴利中心502室

[汪敦敬]未上車人士或更加失望

樓市何去何從令很多人迷惑!筆者想提出一些不可忽略的觀點讓看官在判斷樓市時作参考! 最影響樓價的是甚麼?到了今日很多人都明白是貨幣了!08年金融海嘯之後,在經濟日益疲弱下,「印銀紙」令到很多資產價格出人意表地不斷向上!如果量化貨幣是樓價上升的主要動力的話,一日還有量化貨幣,一日就有資產價格上升的動力!當然任何看法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他因素如匯率升跌同樣影響大局!例如美元在停止量化貨幣之後便回升!與美元掛勾的國家就要面對通縮的危機了!我在年頭發表的「2015年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中認為今年樓價「先升後跌」就是這原因了?但我不認為美元會長期上升!相反!如果美元再度量化貨幣的話!美元會再跌入貶值!更何況,如果人民幣升值就會令美元變成貶值了!而事實上,近期人民幣有重新上升的舉動!   甚麼令人民幣上升?當然是需求!「一帶一路」的成功、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及最近開始運作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亦會大大增加人民幣的需求!雖然,人民幣期間會不斷量化貨幣去平衡!但是以上的變數是不少只「感覺樓價太高而停止上升」的人所忽略的! 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就是租金!租金在10月份的所謂劈價情形中有輕微下跌的!原因就市道欠佳時,很多不想賣出單位的業主亦會「轉售為租」!甚至肯減價以求早日租出,但不要忽略有關的業主並不是97年金融風暴時的「等錢使」!而是現在的業主是「賺得多所以不志在」!如果以為樓跌仍有排跌,是美麗的誤會! 各位,如果未來我們面對的是租金上升的話,未上車人士可能會更加失望了! 不過,樓市可能因為日益缺少借貸的關係!而失去了因盈利、風險及成本引來的市場動力!樓市可能長期進入低成交狀態!我認為同業不應該期望太高!

【金Sir】股息論系列04-「派息率」的迷思

筆者行文曾經討論過,如果選股得宜,買股作收息兼賺價的工具,的確是可以「財息兼收」,甚至乎可以比買直債收息更為理想(因為直債到了「到期日」,只是保本而不會增值)! – 買股份除了為到收取利息之外,還有它具備了資本增值可以抗通脹的功能。持有好的股票,於私人銀行可享低息的大額融資,有些似買樓收租的概念,它比買債收定息更加能對抗通脹(現時的息口雖然不俗,但隨著時日推移,利息絕對有被通脹蠶食的可能)。 – 買債券(如直債),假如該公司沒有倒閉,到期日能收回本金,當然是息口愈高愈好。但買股要財息兼收,當然不可以只看股息。其實債券的股息愈高,很多時是代表投資者們對該公司沒有信心,導致股價低殘及股息率相對地高。 – 舉個簡單例子:不少內房股的市盈率當跌至3至4倍時,股息率一般都能達到7厘至8厘,這正是市場沒信心該股份能夠持續盈利和持續高派息下的後果(觀其相關債券利息能派到貼近8至10厘,便可想而可見一斑)。 – 派8厘股息的公司往往股價不濟的另一原因,主要是該些公司的業務萎靡不振,但卻持續高派息。如果公司有穩健發展的話,將資金留在公司戶口,賺取複利回報,可能更利股價。 – 因此在《股息論》裡,投資者想要財息兼收,股息的穩定性和股息增長的能力,往往比股票的派息率更為重要,這跟《債息論》著眼於「派息率」有較為顯著的分別。筆者認為,這是很多買股票投資及買債券收息的投資者們,都經常會錯誤理解的地方。如果該公司不倒閉,直債收息 率8厘當然好過5厘,5厘又肯定好過3厘,不過套用在《股息論》裡,5厘息率其實往往好過8厘。 – 作者簡介:陳建良(洋名KL) ,人稱金Sir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observers/ KL曾任職基金經理,主管資產營運,位至公司董事;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旗下基金獲+20%年度業績回報,增長淨值率創下當年同業最高,自此廣為基金界所認識。KL曾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人員,是學術與實戰雙軌並行的主義者,他主張公司業務應不斷與現代科技融合,藉以優化公司營運效率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KL現為財經報刊及節目專訪的熱門人選,其撰文散見於《信報》專欄,亦數度為《經濟一週》封面專訪人物,最近在now財經台《名家給力場》擔任客席嘉賓。擅長以微觀現象捕捉大市及行業方向的KL,著有暢銷書《財經拆局》及《微觀看勢》。  

[汪敦敬]放盤量的戲劇性變化

08年金融海嘯後,最能準備預測及反映到樓市實況的數據不是指數,因為大多數的指數只能反映成交銀碼,未能夠準確反映消費者的流動,例如09年之後300萬以下的私樓在各區逐漸走向絕跡,一些本來百多萬的單位升值以倍數計,這些趨勢是指數看不到的,我認為評估樓市必須參考二手樓放盤量,因為二手樓放盤量除了可以反映比一手樓花更影響大的供應之外,更加變相是業主賣樓的情緒商數,業主若普遍不想賣樓,在指數上看不到,在放盤量上就可以反映到出來了! 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放盤量最近的戲劇性變化! –   9月份甚至屯門區400萬或以下的二手放盤量大增,單單一個月大增了12%!最令人關注的就是租盤量的上升!租一向都是樓價的有力支持!租價在9月份共下跌了9.2%!但是這個情況是否長遠呢?我們看看10月!10月頭7天所見二手放盤量相對上月呈現了打橫的趨勢!當中也包括了租盤更停止了增加!這顯示到樓價趨勢尚未確定!   – 我們再從統計學去探討,我找了我們數據統計部在學術上去探討!如果我們假設放盤量增加樓價就增加了下跌壓力,而放盤量減少樓價就增加上升壓力的話,我們看見屯門區低於400 萬的二手放盤量(843個)是未超越12個月的移動平均線(907個)!就算超越了,樓價在一段時間內都只是打橫,就再超越有關平均線的上軌「壓力線」(1149個),400萬以下樓價才算是調頭向下,那即是說放盤量仍未脫離下跌軌跡!那即是說現在評估樓價大跌言之過早!消費者要留心數據然後自己去判斷,不要看一兩個數據或者新聞消息便妄下判斷,這樣其實是很大的風險的! – 的確,市場有不少破頂價出現,但當中亦有新高價及次高價成交,樓市結構性並沒有大改變! 樓價調節和「爆煲」是兩回事,也和拾級而下不同。 樓價升跌決定於買家及業主的實力博奕。

[汪敦敬]業主肯減價 純屬美麗的誤會

原題:勿用舊觀念看新常態 樓市何去何從令很多人迷惑!筆者想提出一些不可忽略的觀點讓看官在判斷樓市時作参考!   最影響樓價的是甚麼?到了今日很多人都明白是貨幣了!08年金融海嘯之後,在經濟日益疲弱下,「印銀紙」令到很多資產價格出人意表地不斷向上!如果量化貨幣是樓價上升的主要動力的話,一日還有量化貨幣,一日就有資產價格上升的動力!當然任何看法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他因素如匯率升跌同樣影響大局!例如美元在停止量化貨幣之後便回升!與美元掛勾的國家就要面對通縮的危機了!我在年頭發表的「2015年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中認為今年樓價「先升後跌」就是這原因了?但我不認為美元會長期上升!相反!如果美元再度量化貨幣的話!美元會再跌入貶值!更何況,如果人民幣升值就會令美元變成貶值了!而事實上,近期人民幣有重新上升的舉動!甚麼令人民幣上升?當然是需求!「一帶一路」的成功、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及最近開始運作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亦會大大增加人民幣的需求!雖然,人民幣期間會不斷量化貨幣去平衡!但是以上的變數是不少只「感覺樓價太高而停止上升」的人所忽略的!   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就是租金!租金在10月份的所謂劈價情形中有輕微下跌的!原因就市道欠佳時,很多不想賣出單位的業主亦會「轉售為租」!甚至肯減價以求早日租出,但不要忽略有關的業主並不是97年金融風暴時的「等錢使」!而是現在的業主是「賺得多所以不志在」!如果以為樓跌仍有排跌,是美麗的誤會!   各位,如果未來我們面對的是租金上升的話,未上車人士可能會更加失望了! 不過,樓市可能因為日益缺少借貸的關係!而失去了因盈利、風險及成本引來的市場動力!樓市可能長期進入低成交狀態!我認為同業不應該期望太高! source: http://www.manyw.com/article/misc/article_content.php?sectionid=40&ref_id=14448

【金Sir】股息論系列之01-股票也是債券的一種?

股息論系列之01-股票也是債券的一種? 市場對於投資股票「收息」,其實有很多誤點。其中一個誤點,就是純以為買債券等如收息,買股票就是賺價工具。   股神畢菲特曾經將股票形容為「股票債券」(Equity Bond),意即股票其實也屬於「債券」的一種,應將股票視作債券去投資。換句話說,股票和債券(Equity Bond)是殊途同歸的。   舉個例子:假如某君買入十年期的$100元債券,債券年息5%,每年派息一次,即是每年收息$5,然後派足十年,最後收回本金。(現實運作當然比這個複雜,如通常每半年派息一次,債券價格也會隨不同因素而浮動等等)。債券每年派出的利息是固定的,而公司假若沒有倒弊的話,到期收回的也只是原本投資的金額。   在股神畢菲特的眼中,股票其實相等於「沒有到期日的債券」,而每年所派出的利息,也跟其業績掛鉤。由於股票沒有「到期日」的關係,當持有者想要出售套現時,所收回的本金可以高於或者低於原先的買入價。一家經營得當,而又對得住小股東的好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餘,派息金額亦會每年上升,其價格(即股價)自然會水脹船高了。持有這種「股票債券」(畢菲特稱之為Equity Bond)的好處有很多,一來股息隨公司業績增長,再加上通脹上升,比每年派定息的要好得多;二來債券有「到期日」,會增加「再投資風險」(Reinvestment Risk)。這些股票債券當然也有精妙之處,下文再談...     作者簡介: 陳建良(洋名KL) ,筆名孜金,人稱金Sir, 曾任職基金經理,主管資產營運,位至公司董事; 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旗下基金獲+20%年度業績回報, 增長淨值率創下當年同業最高,自此廣為基金界所認識。 KL曾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人員, 是學術與實戰雙軌並行的主義者, 他主張公司業務應不斷與現代科技融合, 藉以優化公司營運效率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KL現為財經報刊及節目專訪的熱門人選, 其撰文散見於《信報》專欄, 亦數度為《經濟一週》封面專訪人物, 最近在now財經台《名家給力場》擔任客席嘉賓。 擅長以微觀現象捕捉大市及行業方向的KL, 著有暢銷書《財經拆局》及《微觀看勢》。    

[市場先生] AEON信貸財務: 15年來,不論風吹雨打, 股息持續增長

今次簡評筆者核心收息股AEON信貸財務(900). 集團剛公佈中期業績股東淨利潤下跌11.5%至1.2億元或每股28.6仙. 雖然經營環境動盪, 但集團總銷售額仍按年增長8%, 當中, 信用卡購物和個人貸款的銷售額分別增長14%和11%. 期內信用卡發行量超過5萬張, 增長3.8%. 由於集團注重貸款質量, 審慎提供信貸, 客戶貸款及應收款項下跌6,058.8萬元或1.15%, 但利息支出卻增加974萬或2.1%, 平均融資成本由2.8%上升至3.1%, 導致淨利息收入下跌1,466.1萬元或2.8%. 幸好, 在信用卡購物簽賬額上升帶動下, 其他營運收入(主要包括徵收費用, 佣金, 以及手續費及逾期收費)大增1,564.7萬元或25.1%. 總營運收入仍然微升113.6萬元.   總營運支出大增3,324.5萬元或12.4%. 主要原因包括市場及推廣費用增加12%, 中國業務擴展所聘用的員工數目增加導致員工成本增加20.8%. 此外, 由於香港監管制度方向不清晰, 集團因而暫停發展預付卡業務, 並錄得一次性虧損815.8萬元. 集團謹慎放款的回報是逾期客戶貸款下跌3,068.7萬元或11.7%, 逾期貸款比率由4.8%改善至4.3%, 期內減值虧損及減值準備減少911.2萬元. 筆者留意到集團業務所需資金, 股東資金佔比由44.3%上升至46%, 顯示集團依靠其內部產生之資本, 經營更穩健.   集團每股資產淨值為5.8元, 中期息每股18仙, 相信全年派息可以維持每股36仙, 以現價5.27元計算, 市帳率0.9倍, 股息率6.83%. 相比市場上其他高息股, AEON給人更穩定的信心它的高息可以維持, 因它有優良的派息記錄. 從2000年至今15年, 期間經歷過2000年科網爆破, 03年沙士和08年金融海嘯, AEON沒有一年的股息是比上一年少, 相反, AEON的每股派息持續增加, 由2000年的每股12.5仙增加至現時的36仙. 筆者相信以現價買入的投資人者, 單靠股息, 不用14年應該可以全數收回成本,

Read More

[汪敦敬]從實際數字 探討樓市真面目

08年金融海嘯後,最能準備預測及反映到樓市實況的數據不是指數,因為大多數的指數只能反映成交銀碼,未能夠準確反映消費者的流動,例如09年之後300萬以下的私樓在各區逐漸走向絕跡,一些本來百多萬的單位升值以倍數計,這些趨勢是指數看不到的,我認為評估樓市必須參考二手樓放盤量,因為二手樓放盤量除了可以反映比一手樓花更影響大的供應之外,更加變相是業主賣樓的情緒商數,業主若普遍不想賣樓,在指數上看不到,在放盤量上就可以反映到出來了! 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放盤量最近的戲劇性變化! 9月份甚至屯門區400萬或以下的二手放盤量大增,單單一個月大增了12%!最令人關注的就是租盤量的上升!租一向都是樓價的有力支持!租價在9月份共下跌了9.2%!但是這個情況是否長遠呢?我們看看10月!10月頭7天所見二手放盤量相對上月呈現了打橫的趨勢!當中也包括了租盤更停止了增加!這顯示到樓價趨勢尚未確定!       我們再從統計學去探討,我找了我們數據統計部在學術上去探討!如果我們假設放盤量增加樓價就增加了下跌壓力,而放盤量減少樓價就增加上升壓力的話,我們看見屯門區低於400 萬的二手放盤量(843個)是未超越12個月的移動平均線(907個)!就算超越了,樓價在一段時間內都只是打橫,就再超越有關平均線的上軌「壓力線」(1149個),400萬以下樓價才算是調頭向下,那即是說放盤量仍未脫離下跌軌跡!那即是說現在評估樓價大跌言之過早!消費者要留心數據然後自己去判斷,不要看一兩個數據或者新聞消息便妄下判斷,這樣其實是很大的風險的! 的確,市場有不少破頂價出現,但當中亦有新高價及次高價成交,樓市結構性並沒有大改變! 樓價調節和「爆煲」是兩回事,也和拾級而下不同。 樓價升跌決定於買家及業主的實力博奕。  

[亂博]香港樓市的未來:樓市與經濟的關係

 俗語有云: 「樓市好,經濟好,經濟好,香港好!」彷彿是樓市主導經濟,過中意思其實只是當樓市好,樓價上升,人們感覺良好,便會多消費,但人們有沒有真正賣樓賺錢而消費能力增加,那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一間自住樓(通常也是) ,貴賣貴買,若不加大借貸,其實都只是感覺良好。這等同股市上升,人們感覺有賺,氣氛良好而增加消費,97年前我們見到人人魚趐撈飯,也就是這情況,究竟幾多人真正能夠高位獲利而不再入市,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經濟消條,失業率上升,人們斷供,銀行收樓,樓市不可能逕自走高,所以真正來說,有經濟才有樓市。 一些人很懷念97年前經濟好景,樓市長升長有,即使調整也只是短暫,然後錯誤將經濟好景功勞歸於英國統治有素,我相信這些人必定是沒有太了解97年前香港經濟動力來源,主要是來自中國與香港合作模式發展,作為樓市的長線投資者,不可以看錯重點,因為倘若沒有了這些中港合作因素,香港經濟很難發展下去,而港樓的價值也成疑問!     樓價自1980年開始節節上升直至1997年,期間80年代的經濟增長最為特出,原因是1978年起中國經濟開始改革開放,香港廠家進入內地設廠,利用當地廉價勞工,製造出口產品,產品在世界市場競爭力大增,出口廠家賺錢後在港加強增聘設計人才,香港設計、內地廠製造的合作模式曾經為香港創造很多驕傲,Espirit就是前鋪後廠的產物,曾經揚威海外市場的香港品牌,鍾表及玩具出口也在世界市場數一數二。   1978年至1982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8.44%(見表) ,1983年至1987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8.26%,十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約為8%,期間樓價平穩上升(見上圖)。     1990至97年,香港經濟從製造業出口轉型至金融和會計等服務業主導,前鋪後廠發展模式推進至會計金融領域,會計師到內地幫內地企業設立會計制度和進行核數,並且來港上市,初期主要是龍頭國企。   1988至1992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5.3%,1993至1997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4.8%,十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5.1%。期間香港的人工上升,土地供應受限於每年100公頃,兩個主要因素令樓價急升至泡沬化。 亞洲金融風暴令經濟下跌,1998年至2002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1.32%,2003年至2007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6.54%,經濟復甦引擎主要來自內地自由行和內地民企國企來港上市等旅遊和金融業,期間帶動樓價上升。 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各國大印鈔票、低按揭息率和外來游資湧入樓市,加上房屋供應歷史新低,即使2008年至2012年平均經濟增長率只為2.5%,樓價不斷上漲,而且泡沬化。 香港一直是背靠大陸,面向世界發展,中港經濟一直是合作模式發展,若然去中國化成功,真不知道香港經濟可如何發展下去? 97年樓市泡沬並創出歷史高位,很大原因是香港經濟基調良好配合外圍資金泛濫和供應短缺,製造了完美風暴。   2009年至今,樓市再次創出歷史新高,原因也是香港經濟基調良好配合外圍資金泛濫和供應短缺,再一次製造了完美風暴。 然而,香港經濟基調雖然良好,但從上表的每5年平均經濟增長看,趨勢卻是下降,香港樓市不能長期靠資金泛濫來增長的,若沒有這些有如類固醇的因素催谷,樓市還是要跟經濟走,若然土地長供應短缺,經濟更是難以發展。 樓價下跌之後再上升,上升幅度很大機會也如經濟般一蟹不如一蟹,若然去中國化,樓價會如何發展更可想而知。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筆與誌評的facebook 專頁。 我的Blog: http://luan-invest.blogspot.hk/ 我的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aninvestblog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