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聶升股解碼

^^[聶升股解碼]公司批股 不容忽視

    本周比較繁忙,有三晚要教書、兩日要做直播訪問 (其中一個在今日下午),以及本周日到一個財經博覽擔任演講嘉賓,未能就讀者提問及時回覆,懇請見諒!   其中一位讀者於0.14元買入位元堂 (0897),問到此股前景如何。此股於昨晚發佈中期業績,營業額錄得約3.77億元,較去年同期倒退1.1%,但股東應佔溢利卻增長近4.9倍,賺超過6,700萬元,主要由「分佔聯營公司盈利」所產生,此項目錄得超過9,700萬元 (除稅前) 進賬,較去年同期增長近6倍。早於10月19日晚上已發盈喜,翌日股價裂口高開7.95% (0.088 → 0.095元),日內高見0.107元,最終收報0.1元,升13.64%。之後股價於0.1元水平徘徊。   誰偷走公司增長成果 另外,就半年賺得超過6,700萬元而言,乃是過去10年表現最好的一年,但仍奉行以往慣例,不派中期息。由於2006年的中期業績錄得虧損,因此我以2007年的作起點分析盈利發展,當年股東應佔溢利和每股盈利分別為1,542萬和0.01元,即過去八年兩者分別累計增長3.39倍和15%,從數值有如此大差距,當中一定有事情在發生,在不蠶食股東應佔溢利,就是股東應得的溢利,以致9年前已持股的股東,損失超過3倍的增長成果。   批股尚有好戲在後頭 答案就是已發行股數大幅增加,2007年和2015年9月30的已發行股數分別約16.75億和63.26億股,增幅近2.8倍,年均增幅13.61%。表面看來,每年印十多個巴仙的股票,股民往往不以為然,皆因很多上市公司每每配股都接近20%已發行股數,並且有些是年年進行,所以即或上市公司的純利和市值與日俱增,但股價多為原地踏步,甚至是錄得慘不忍倒的跌幅。然而,股數增幅近2.8倍,算不得甚麼,骨子裡還有「好戲」,位元堂於2010年曾進行合股,比例為25合1,所以計算股數增幅的起點,應由大約16.75億股,下調至大約0.67億股,得出股數的實際增幅超過93!   長線投資的無形風險 不論配股或供股,都會使已發行股數增加,從而令我們的股權佔比下降,就是市場常說的「攤薄」。這個負面因素會反映到股價上,形成向下調整,使我們賬面上有損失。若要「抗攤薄」,就要付出額外增持股份成本,由於上市公司近年利用股本集資越見頻密,引致長線投資者面對這無形的風險,越見舉足輕重。   當心同系公司有動作 最後想指出,某財經網站於今年8月上載一則關於宏安集團 (1222) 的新聞,主席鄧清河於股東大會後表示,相信因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有助穩定樓價發展。繼而又指出系內公司,包括位元堂及PNG資源 (0221) 都有充足資本,所以暫無集資需要。但若大家有印象本周一文章提及的PNG資源,8月為進行供股集資期間,鄧清河所說系內公司暫無集資需要實是耐人尋味,到底他發表如此言論時,是否記得PNG資源正在進行供股集資,還是他想表示除此供股集資,短期系內公司毋須再集資,則請讀者自行判斷。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隱密的收貨線索

    中國農業生態 (8166) 是筆者於6月16日分析股份,表面看來只是前一晚宣佈的一般授權配股,並且承配人不少於六名,加上配股價較現價折讓18%,實在不見得是炒作的材料,然而我今次留意的是周邊的線索。   不尋常集資用途演譯 公告顯示配股集資有55%的用途是用於日後業務發展,而公司卻似刻意加上一段註腳,表明不時尋求各項投資機遇,可能動用部分配售事項所得款項作為投資資金。除了今次配股,今年在2月也曾發配股公告,於寫到集資用途出現同樣字眼。配股雖於3月初宣佈失效,但公司真的不斷進行業務拓展,於4月宣佈收購物業,5月宣佈組成合營公司,並收購一間公司的全部股權,似乎銳意整頓業績表現。   損己利人的注資模式 上述收購一間公司的全部股權,原為華人策略 (8089) 的全資附屬公司,而華人策略又是中國農業生態的主要股東,現持有11.19%權益。出售公司將令華人策略錄得綜合虧損約13,577,000元,此舉會令其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卻仍選擇注資到中國農業生態,暗示看好它的發展前景。加上華人策略只收取代價的一半為現金,另一半收零息可換股債券,轉換價為0.25元,當時股價為0.244元,即溢價2.5%。   配股志在增加投票權 由於華人策略被視為中國農業生態的關連方,要通過特別股東大會方可完成交易。從6月10日下午三時至15日下午四時,農業生態的股價雖呈橫移,但四天收市時都出現微跌,似乎被刻意壓至0.244元收市。連同6月9日收報0.245元,五天平均收市價為0.2442元,這時卻宣佈配股,而不在6月2日收報0.3元時進行,明顯志不在集資。我的解讀是此舉有助增加自己人的投票權,確保決議案可順利通過。低價配股一方面可減低「買票」成本,同時也可製造可換股債券轉換價為溢價的「假象」,自然其餘公眾股東會視為有利方案而傾向贊成,可謂一舉兩得。   大量換股債預留後著 收購需支付現金46,500,000元,而今次配股則表明有68,500,000元可用作業務發展,所以中國農業生態可動用其中一部分給予華人策略,所以我認為承配人屬「自己人」的機會極高,而「自己人」的錢不會白花,最終必然於股價上賺回來。而為了增加自己人的票數,中冠有限公司於6月3日轉換1.5億股可換股債券,並沽出股份。那時尚有10.5億股可轉換,債券原於2013年4月底完成配售,換轉價為0.02元,跟現價相比折讓超過九成,不排除有需要時會繼續轉換,再沽出股份給「自己人」。   檢視策略與績效差別 過去半個月股價低見0.243元,連續五天收報介乎0.244至0.245元,似乎在「築底」,加上不想影響決議案結果。     最後就著昨日下午於Periscope的直播節目「細價股追擊」之內容作出更正,當時提到中國投融資 (1226) 於9月9日晚上發公告,內容其中一項是建議合股,比例為5合1,另外「改大」每手買賣單位,由8,000股至10,000股。我說了只要持有8或其倍數之手數,才不會有碎股。以9月9日收報0.142元計算,8手的投資金額是9,088元,雖不算重本的投資,看似很多散戶可以辦到,但散戶通常以5或10的倍數之手數為買入單位,所以上述合股和改變每手買賣單位的設定,就是逼使大量散戶持有碎股。   然而,我當時將合股前後的表達方式混淆了,我在想現有股東最終要持有80,000股,才不會有「碎股」,以新的每手買賣單位為10,000股計算,便是8手。若以合股前的表達方法,8,000股經5合1調整為1,600股,要變為80,000股,就要有50手。以9月9日收報0.142元計算,50手的投資金額是56,800元,反映要以高昂成本,才能確證不會有「碎股」問題產生。由於持有1至49手的股東,都要面對「碎股」問題,結論跟上述一樣,就是逼使大量散戶持有碎股,一定會對股價構成下行壓力。對於說法出錯,而令大家產生誤會,謹此致歉!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細股操作和你想法不一樣

    筆者在昨日早上收到一則電郵提問:「我在幾個月前以0.69元買入20萬股中國家居 (0692),在11月16日收報0.216元,請問何時可以回本,前景如何,謝謝!」   蝕本生意 越做越大 此股現為「毫股」,加上市值不足9億元,屬不折不扣的細價股,我對這類股份極少探討前景。惟恐有時「看漏眼」,於是今次也看看2014年的年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營業額為16.62億元,較2013年增長超過76%,也是最近五年新高。但同時錄得近8.65億元虧損,轉盈為虧 (過去五年只有2013年有盈利),虧損也同創五年新高,可理解為所做生意規模越大,蝕錢越多。   估值偏高 撇賬驚人 錄得大幅虧損主要源於「勘探及評估資產之減值虧損」,高達7.33億元,來自2010年收購的鐵鈦礦。當年此礦的資產淨值和估值分別約6,550萬元和17.1億元,相距超過25倍,當時估值師採用的是「市場法」,但世上根本沒有兩個鐵鈦礦的蘊含量和產量是相同的,未知估值師那時如何找到一個同等的鐵鈦礦,作出認為合理的估值。而去年則用上不同的估值法,引致龐大的資產減值,由此看來,當年的估值師就是高估,甚至是嚴重高估了鐵鈦礦的價值。若五年前收購的資產因估值偏高而要撇賬,再考慮到公司其後也不斷進行收購活動,不排除於今年也要做減值撇賬。盈利發展如何,大家應心中有數。   高價買入 難返家鄉 另外從電郵寫到買入價為0.69元來看,極有可能進場日子為5至6月份,當時恆指仍處於27,000點水平以上,與現時不足22,500點比較,屬於偏高,既然今年餘下日子恆指重上25,000點以上經已是機會渺茫,更遑論是27,000點。   細股操作 分散為上 而就細價股買入金額近14萬元來看,明顯是高風險操作,大體上細價股的股價變化建基於財技,或是莊家控操股價的規律,由於這些資訊我們通常是「後知後覺」,本身已處於操作上的不利位置,所以必須透過分散投資來減低風險。在該讀者未有披露於其他股份的持倉情況,不排除於中國家居的投資已佔了其投資注碼的大部分,這就是我說此乃高風險操作的原因。不然以買入五隻細價股作分散風險為基礎,就平分注碼而言該讀者便要接近70萬元資本方能成事。若真的擁有相若資本,考慮投資物業較為合適。   有人托價 伺機止蝕 最後論談中國家居現況該如何操作,不計今天,此股於前十個交易日已下跌七日,而成交量未見顯著減少,若配合本周五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來看,不排除有心人正在壓價吸納股份,提高自己人的持票量,增加通過決議案的勝算。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莊家分貨 有跡可尋

    國華 (0370) 是筆者於6月15日分析股份,當日留意此股是6月12日 (星期五) 晚上發佈的一般授權配股公告,規模為已發行股本的20%,承配人不少於六名,根本不算甚麼獲利的契機。吸引我注意的是配股時間,此股於去年9月也曾宣佈配股,同樣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的20%,即已用盡之前的發行新股配額。新配額於今年5月22日獲授權,翌日 (5月26日) 收市價為0.41元,至於公告發佈當日則收報0.27元,下跌超過34%。   不合理配股時間 現在的配股價為0.25元,較前收市價折讓7.4%,假設於5月26日收市後宣佈配股,以相同的折讓幅度計出配股價為0.38元,而現時配售875,380,000新股,兩者集資差距超過1.1億元,較2014年年報顯示的0.998億元銀行結餘及現金還要高,實不尋常。同時此股是有集資壓力的,皆因去年10月完成配股後,11月又宣佈2供1的供股計劃,並於今年1月14日發佈配發結果,認購額只有21.23%。理應管理層也想集資金額較高來舒困,如今股價卻是自4月中以來的低位,即是「低價配股」。   從公告顯示折讓連8%也沒有,反映根本沒有太大的折讓空間,而配股價0.25元只有追溯至4月10日才收報0.249元,低於此價,分明是在優惠承配人,同時承配人又毋須披露身分,可視為「隱形承配人」,不排除有莊家混在其中,甚至可能全都由莊家接貨。   銀行分貨掩耳目 正如早前的供股,當時股價一直處於接近供股價的0.15元水平,有心人的行徑明顯是不想人供股,所以包銷商金利豐收近八成的供股,而今年1月15日和6月12日,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顯示金利豐的持股量分別是48.08%和3.53%,由此估計金利豐已將貨源分到莊家手上。我又留意到匯豐、渣打、中銀和花旗於這兩天合計分別持股20.66%和41.66%,估計約一半的貨源被派到這四間銀行。   開發業務隨時炒 再看今次配股集資用途,集資淨額為2.13億元,其中1.31億元用來注資「外商獨資企業」,早前供股集資的其中1億元,都是這個用途,該企業的業務為金融租賃業務,可見是今年的業務「主打」,即至少短期有實際業務支持,隨時可成為股價被炒上的「藉口」。   結果分析當日開報0.31元,並已是全日最低價,之後股價徐徐上揚,到上午11時已升至全日高位0.38元,賬面回報率超過22%。下午開市股價開始回落,當日收報0.345元,賬面回報率收窄至11.29%。值得留意是當日成交量約6.5億股,為年初至當時第二大單日成交量,並與配發股數8.75億股比較佔77%,暗示大量配股貨已被沽出。   市差期望應下調 翌日開報0.35元,與0.31元比較之賬面回報率為12.90%,績效雖不理想,但總算是一次獲利操作。其後股價跟隨恆指走勢下滑,於7月8日低見0.108元,持股不足一個月轉賺為蝕,賬面損失高達65.16%。故此於大市氣氛欠佳時。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你有為收復失地作好準備嗎?

    筆者於11月10日 (星期二) 下午收到一名讀者有關中國生物製藥 (1177) 的電郵提問:「我於兩個月前以買入價9.81元進場,近期此股宣佈送紅股,於11月13日除凈。請問這股前景如何?可否加注以賺取送紅股。本人在其他股票已損失了很多,想藉這股票可略為收復失地,望你能給予意見,感激!」   跌市輸錢屬正常 此股昨日收報10.24元,市值為506億元,絕對不是細價股。然而本專欄所針對剖析的是財技股,只是這類股份多為兩元或以下而已。此讀者的問題值得大家的參考點在於「收復失地」,誠然於今年四月或五月買入股份,而未有在當時獲利離場者,之後成為「蟹民」可謂不計其數,關鍵是踏入10月起,你的部署如何。恆指於10月累計上升近3,000點,你有在該月買入股份嗎?績效如何呢?   收復失地需過程 單是10月,我於另一專欄分析了23隻股份,有13隻錄得雙位數字升幅,其中有2隻升幅高於50%,3隻升幅高於100%,總體計算的平均回報率超過30%。倘若有投資者將虧損50%的股份止蝕,而又能在之後一個月賺到30%,虧損就能收窄至35%。如果持續每月賺到30%,三個月後就錄得微利9.85%。箇中道理是要從虧損中「收復失地」,不能靠一兩次投資成事,而是需要一個過程,關鍵是你能否把握大市反彈的契機。   博賺勿忘看風險 上述讀者雖未有交待損失了多少,但想藉著一隻股份扳回劣勢,機會甚為渺茫。撇開考慮股份能獲利多少,我們先要分析中國生物製藥會否令人輸錢。此股宣佈2送1紅股,並「改細」每手買賣單位由4,000至1,000股,即原本持有1手4,000股,於送紅股後有6,000股,經每手買賣單位調整後持有6手。這種設定股數和手數都增加,會提升股份的流通量。同時,股價會下調1/3,例如9元會變為6元,「細價」予人容易賺錢的感覺,增加現有股東買賣股份的意欲,也會提升交投的活躍度。   釐清股價的走向 自11月5日股價突破10元後除了11月10日曾收報9.99元,其餘日子均收高於10元,反映市場認為於送紅股前合理值為10元。但由於送紅股跟派股息有類近效果,於完成後賣盤會增加,構成沽壓。預算於完成後股價在6至7元橫行機會大。若以現價10.24元加碼,假設與之前的買入手數一樣,每股平均價為10.025元,經送紅股調整變成6.683元,倘若將來股價走勢乎合預期,其實最多只會有微利。而公司於上半年錄得每股盈利增長超過46% (0.128 → 0.188元),對比年初至今股價升幅亦已超過46% (7 → 10.24元),即業績表現已反映到股價上,那還能期望有甚麼因素可帶動股價繼續上揚呢?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兩則公告 六項關注 (下)

    中視金橋 (0623) 是筆者於6月12日第二隻分析股份,當時留意皆因前一昨發佈公告,指到控股股東、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新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洽談出售全數53.4%股權,雙方已簽署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備忘。此公告值得留意的也有三點。   第一:陳新給買家「獨家期」 於簽署備忘計起30個營業日 (截至7月24日) 之內,陳新不會與其他買家洽談易手事宜,相信一方面是以表對現時潛在買家的協商誠意,另一方面是無形中也逼使買家於期限前作決定,實行速戰速決。   第二:洽談易手股權超過一半 由於權益超過50%,因此「話事權」肯定會落入新買家手中,除了代價之外,毋須有其他顧慮。對賣家來說,希望成事的意欲也會很強,畢竟一半以上股權 (接近3.05億股) 的交易意味著議價能力較大,同時得益也會甚為可觀。若以2008年上市價2.63元計算,而現價為4.79元,倘若折讓20%出售股權,陳新的獲利將超過3.6億元,而極有可能陳新當年每股成本遠低於2.63元,隨時獲利可高達9億元,可見陳新對易手一事是志在必得。同時如今交易股權佔比也意味著於成事後買方要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要約,預期整個易手過程需時多於一個月,期間股價也會相對波動。   第三:交易前後或會進行重組 根據2014年年報顯示,陳新持有中視金橋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中視金橋國際廣告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重組極有可能是陳新想將兩間公司從集團中分拆出來。這個「抽脂」過程會令中視金橋被重新估值,陳新自然會想盡辦法提升估值,所以即使易手未成事前,估值上升也會刺激股價上揚。   要留心股價圖給你的止蝕預警 結果當日開報6.23元,為全日最高價。之後股價漸見回落,低見5.33元,高見5.66元,進取者買入難免有損手風險。其後連跌三日,失守5元,收報4.88元,與6.23元比較,四日累計下跌近22%。對一隻市值超過30億元的股份而言,股價如此發展絕不尋常,不排除易手存有隱憂。假若以4.88元買入股份,持股八個交易日 (6月29日) 開報4.58元,貼近易手消息宣佈前收報4.52元。   當日收報4.4元,其間低見4.02元,加上當日恆指大跌696點,失守26,000點,收報25,966點,可見大市氣氛欠佳。翌日開報4.4元,若於那時離場,與4.88元比較之賬面損失為8.33%,算是萬幸。不然等到8月21日晚上正式宣佈易手告吹,才於翌日開市價2.68元離場,賬面損失超過45%,屆時可謂損失慘重啊!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兩則公告 六項關注 (下)

  中視金橋 (0623) 是筆者於6月12日第二隻分析股份,當時留意皆因前一昨發佈公告,指到控股股東、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新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洽談出售全數53.4%股權,雙方已簽署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備忘。此公告值得留意的也有三點。   第一:陳新給買家「獨家期」 於簽署備忘計起30個營業日 (截至7月24日) 之內,陳新不會與其他買家洽談易手事宜,相信一方面是以表對現時潛在買家的協商誠意,另一方面是無形中也逼使買家於期限前作決定,實行速戰速決。   第二:洽談易手股權超過一半 由於權益超過50%,因此「話事權」肯定會落入新買家手中,除了代價之外,毋須有其他顧慮。對賣家來說,希望成事的意欲也會很強,畢竟一半以上股權 (接近3.05億股) 的交易意味著議價能力較大,同時得益也會甚為可觀。若以2008年上市價2.63元計算,而現價為4.79元,倘若折讓20%出售股權,陳新的獲利將超過3.6億元,而極有可能陳新當年每股成本遠低於2.63元,隨時獲利可高達9億元,可見陳新對易手一事是志在必得。同時如今交易股權佔比也意味著於成事後買方要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要約。   第三:交易前後或會進行重組 根據2014年年報顯示,陳新持有中視金橋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中視金橋國際廣告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重組極有可能是陳新想將兩間公司從集團中分拆出來。這個「抽脂」過程會令中視金橋被重新估值,陳新自然會想盡辦法提升估值,所以即使易手未成事前,估值上升也會刺激股價上揚。   要留心股價圖給你的止蝕預警 結果當日開報6.23元,為全日最高價。之後股價漸見回落,低見5.33元,高見5.66元,進取者買入難免有損手風險。其後連跌三日,失守5元,收報4.88元,與6.23元比較,四日累計下跌近22%。對一隻市值超過30億元的股份而言,股價如此發展絕不尋常,不排除易手存有隱憂。假若以4.88元買入股份,持股八個交易日 (6月29日) 開報4.58元,貼近易手消息宣佈前收報4.52元。   當日收報4.4元,其間低見4.02元,加上當日恆指大跌696點,失守26,000點,收報25,966點,可見大市氣氛欠佳。翌日開報4.4元,若於那時離場,與4.88元比較之賬面損失為8.33%,算是萬幸。不然等到8月21日晚上正式宣佈易手告吹,才於翌日開市價2.68元離場,賬面損失超過45%,屆時可謂損失慘重啊!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兩則公告 六項關注 (上)

    於6月12日發佈的專欄文章,筆者分析了兩隻股份,今日先跟大家剖析第一隻,就是勝利管道 (1080)。於前一晚發佈一般授權的配股消息,其實配股規模不是很大,佔已發行股本不到9.1%,擬發行2.48億新股。若翻查前12個月內的股本集資記錄,會看到上次配股為去年11月,同樣配售2.48億新股,連同今次的新股,即擴大20%原有股本規模,反映今次集資是想用盡去年6月20日於周年股東大會上授權的配額。若再看今次集資用途是作為一般營運資金,加上早前配股所得資金尚有4,300萬元未被動用,可見沒有集資壓力。公告內容另有三點吸引我注意。   第一:承配人數目 承配人只有兩名,他們都是主要業務活動為投資控股的公司,實則牽涉只有三人,因為一間是一人全資擁有,另一間是由兩人分別持股40%和60%共同擁有。此外,今次配股有半年禁售期,現價為0.435元,今年高位見於5月6日的0.55元,低位見於2月13日的0.26元,反映現價屬輕微中間偏高水平。   第二:無配售代理 公告未見有配售代理的字眼,即公司毋須經中介人效勞。不只今次,上次配售也沒有配售代理參與其中,但承配人卻是有背景的公司,名為「維新投資有限公司」。那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投資基金的全資附屬公司,此基金由建銀國際及山東省國企魯信集團於2010年共同成立,可見勝利管道的管理層有很強的人際網絡。而今次找來的承配人,未知來頭怎樣,但可以肯定即使不是朋友,也是經友人轉介,可視作「自己人」。   第三:配股價定位 今次是溢價配股,現價和配股價分別是0.435和0.46元,雖是輕微溢價不到5.8%,但意義較數目為重要,可以解讀為物超所值,也可以解讀為知道將會有人托價。   此股於6月12日開報0.5元,跟前收報0.435元比較,裂口升幅近15%,反映有心人不想散戶介入。之後股價再升一個價位 (0.51元) 便開始回落,股價於0.485與0.5元之間窄幅上落。從當日錄得4,880萬股成交量,為1月30日計起最高單日成交量來看,可見有心人將股價保持在高位散貨。   兩日後 (6月16日) 股價以全日最低價0.41元收市,若謹慎者以此為買入價,三日後 (6月19日) 高位和收報分別為0.455和0.44,賬面回報率10.98%至7.32%,當然不是吸引的離場價。之後股價反覆向下,公司並分別於6月30日和7月3日晚上宣佈配股予兩名認購人先後失效,理應止蝕離場。7月2和4日分別開報0.405和0.38元,以0.41元計算之賬面損失為1.22%和7.32%,由於幅度少於10%,算是不幸中之大幸。於市況未能配合下,離場操作雖是逼不得已,卻是因時制宜之舉。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中國光纖賬目四項關注點

    上周有朋友問筆者對中國光纖 (3777) 的看法,在他提問前,我並未留意此股,接著才開始查閱相關新聞、公司公告、招股書和已發佈的四份年報。經資料調整後,知道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先後於8月7日和10月29日針對公司發表兩份負面報告,懷疑公司「造假數」。當然,沽空機構的定位,本身存在利益衝突,其發表的分析報告之可信性,筆者會有保留,還是自行分析後再作評論,比較安心,就其賬目我想指出四個值得關注之處,再由讀者對賬目的真確性,自行定奪。   大客分佈 根據招股書描述,集團為中國最具規模及最大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生產商之一,市佔率達18.6%,高於集團兩大中國競爭對手的合併市場份額。由於業務處於產業鏈的上、中游,因此客戶分佈相對集中,可以理解。但其中也有不解之處,就是集中度不斷增加。按2008年至2013年數據,五大客戶佔營業額介乎63.2%至79.7%,而2014年為61.1%,雖然有減少跡象,但從最大客戶佔營業額分佈而言,卻在反覆增加,2008年至2013年介乎24.3%至34.4%,但2014年卻增至34.5%。結果是2008年至2013年計出的集中度介乎35.6%至40.4%,2014年則為56.5%,倘若業務持續擴展,理應集中度會分散,而不是漸趨偏鋒。   應收賬款 公司此項目從2008年至2014年每年遞增,百分比介乎12.3%至319.2%,從2008年約9,220萬至2014年約2.2億人民幣,年均增幅近七成,但營業額的年均增幅卻只近37%。我特別想指出2014年應收賬款及營業額分別為2.195億和2,208億人民幣,可理解為超過99%營業額為「賒銷」(Credit Sales)。另外,2014年的賬齡分佈為三個月或以下還款期的應收賬,佔整體不到29%。如此營業額和賬齡分佈對任何公司也不健康,會有很大機會面對「週轉不靈」的局面。   經營現金 上述風險已反映到經營現金流之上,自2008年以來,於2014年首次錄得「負數」,淨流出高達1.02億人民幣,與2008年淨流入為1.02億人民幣,剛好相反。對於業務持續擴展的公司,現金流應變得越來越強,而中國光纖卻似乎有越趨疲弱的跡象。   派息比例 2008至2014年股東應佔溢利每年均錄得增長,百分比介乎7.5%至60.1%,2014年為27.8%,而年均增長率為30.3%,反映公司仍能保持高增長。自2012年全年業績發佈後開始,公司才宣佈派發股息,2012和2013年現金派息比例分別為3.6%和15.0%,佔比甚低;到2014年卻轉送紅股 (10股送2股),不排除是現金流轉弱所致。   綜合而言,一間強調自己市場分額高,並盈利增長強勁的公司,其經營現金流和派息比例卻呈「背馳」現象,並且最大客戶佔營業額比例越見集中,「賒銷」也高得隨時令公司陷入「週轉不靈」的困境,即或賬目完全屬實,公司的基本面和發展前景,實在令人擔心。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股權易手 不同部署 (下)

  易通訊集團 (8031) 是筆者於6月11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此股因前一晚公司發公告指持有股權8.93%的第二大股東鄧成波 (人稱「舖王」) 要約主要股東Excel Deal Holdings Limited出售66.07%股權,每股作價1.2元,較停牌前收市價1.82元折讓34%。Excel Deal Holdings Limited由凌炤鑫 (榮譽主席兼執行董事)、黃偉漢 (主席兼執行董事) 和張敏儀 (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共同擁有,這意味著管理層會「大執位」。   由於鄧成波的股權由8.93%增加至75%,因此要向餘下公眾股東提出強制性現金要約,但公告顯示維持上市地位 (如上圖),即任何要約股份於半年內都要賣出市場,很有可能屆時托價沽貨圖利。而既然要托價,不排除有心人現在便托價,目的讓公眾股東拒絕要約,免得要用禹銘投資的融資支援。   而我的另一關注點是此股轉上主板的可能性,於去年5月30日曾遞交申請,最終因其後半年沒有進展,於12月3日發公告宣佈失效,我估計是公司未能通過盈利測試,就是於過去三年、兩年和一年分別累計股東應佔溢利不少於5千萬元、3千萬元和2千萬元,最終2014年溢利只有1.4千萬元而宣佈失效。倘若今年上半年公司能賺溢利超過1,550萬元,又能重燃轉上主板的希望,而2013年下半年公司曾賺超過1,580萬元,所以轉上主板的假設可成立。   申請轉上主板首則公告於去年2月25日發佈,其後股價被炒上至3.35元 (去年5月21日)。   但其後遇上7至9月的大跌市,令易通訊集團的股價同樣受到拖累,低見1.27元 (8月24日),卻未有跌破易手價1.2元,皆因易手於7月21日已完成。其後執行強制性要約之結果,只有10,000股接納要約,反映大部分股東的每股持貨成本高於1.2元。現時鄧成波的持股佔比為75%,而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顯示首兩名參與者的持股佔比分別為66.94%和13.09%,證明鄧成波最少將66.94%的股份放在參與者手裡,不排除是方便有心人「造價」之用。   假設公眾股東所佔25%股權全屬散戶,與66.94%比較大概是1:2.68,算是有超過七成街貨在有心人手上,即貨源已被歸邊。自8月初至今,股價從未高於1.60元,鄧成波所持易手所得股份之賬面回報率不高於34%,若以現價1.35元比較,賬面回報率更只剩下12.50%,可見於易手後股價未有炒上。相信唯有等轉主板的消息出台,股價方能見異動。不過,今年上半年公司只錄得606萬元溢利,較上述提到要賺超過1,550萬元溢利明顯為少,故未能乎合轉板資格。   現時只能冀望今年全年賺2,000萬元或以上,才能乎合資格,為轉板再添生機。而全年業績最快要到2016年3月才會揭盅。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