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領袖] 礦業公司的操作原理(下)

基於《上市規則》對礦業公司有另類要求,有機會令這類公司的上市成本比其他行業較高,所以大多數啤殼上市的公司,都不是從事礦業相關的業務,以減輕啤殼的成本。

 

在筆者所認識的人脈圈中,也有一些朋友從事礦務方面的技術總監。單看他的名片,銜頭多得不得了,多數也是與地質、礦務、勘探等相關的國際認可資格。筆者當然有向這「城隍廟」求枝「好籤」,發現原來他也曾著手參與一些上市公司的工作,例如編寫那些認可的專業人士報告、為公司擔任地質顧問、甚至連項目融資都有負責過。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從與他的一番對話中,卻又與財技世界有點關係。

 

首先從最基本說起。當礦業公司需要集資,一般最名正言順的理由,就是以集資所得的款項用作收購一些礦產項目,以壯大公司規模。不論公司採用何種集資方式,其款項皆以該礦產項目的代價作依歸。這裡就已經有用得上技術總監的地方,一個礦深入地底之中,其蘊藏量、礦資源的質素、商業價值等內容都會在報告中詳細羅列,而這些估算則唯有完全依賴專業人士進行。筆者所指的,當然不會是無中生有那麼誇張,但在一些主觀的參數之中刻意偏向樂觀的估算,得出來的結果已經可以截然不同了。最終,一個可能平平無奇的礦產項目,也可作為公司集資的名目,順利籌集到較高的金額。或者,有些公司以此作為炒作藉口,直接在市場上炒高股價吸引散戶進場,過往亦有這種案例。

 

另外有一些情況,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礦產項目的開採成本高昂作為理由,令公司在帳目上出現嚴重虧損;又或者當正式開採時,發現礦產質素比預期低等等,這些情況在會計上則會以撥備形式來反映項目的實質價值,令該年的財政狀況變得不堪入目。最後與上一段的套路同出一轍,公司可以藉此向小股東伸手要錢,這也是另一個集資的名目。

 

最後一個情況,就是利用藉向獨立第三方收購礦產項目為名,實質以「向下炒」的手段來宰殺小股東。這條進路的開端部分與第一類情況相似,亦是以收購礦藏項目為理由集資,唯一分別在於該名所謂獨立第三方,其實是大股東的友好人士。這樣做的用意,不在於只籌集到資金,而是能夠將上市公司內的資金套出來,轉移到友好人士的帳戶內。簡而言之,他們的獲利模式,就是套取上市公司的集資淨額。

 

所以,作為閒家的投資者,在買入礦業類股票時需要格外留神,免得跌入上述陷阱而不自知,結果可以不堪設想!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