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康宏環球(1019)疑似爆發股權爭奪戰後,事件風起雲湧,而且急劇發酵,多名高層被廉政公署拘捕。而在昨日,公司更一連委任了多名人士進駐公司董事局,按照通告中所載,大部分新任董事在財務審計和企業管治方面都有豐富經驗,似乎也是救亡工程的其中一部分。
觀乎康宏風波的核心,就是有人懷疑「自製貸款」,向相關公司或友好人士批出貸款,然後對外聲稱相關貸款已變成壞賬,不能全數收回貸款額,變相將公司資金套出來。由於壞賬撥備屬於損益表項目,如果公司在業績上大幅進行撥備,必然直接影響該年業績,於是公司又可大條道理供股集資,以補充資金發展借貸業務,自此生生不息。當然,康宏環球涉及的金融網絡更大,更疑似與借貸中介人、貸款回收公司有關,背後牽涉利益更顯得錯綜複雜。
康宏作為本港知名品牌,而且又在David Webb所公布的謎網名單中出現,於是才引起公眾廣泛關注。事實上,在財技的世界中,上述的「搬錢」技倆可謂無日無之,如公眾經常掛在嘴邊的「向下炒」模式,其核心原理也離不開將錢搬離公司,又譬如筆者時常強調的「廿一章」公司也是一例,只是投資者對於這個範疇的認知普遍不足,又欠缺媒體報道,於是才一直隱身於鎂光燈後,但並不代表康宏環球只是個別事件,相反,今次風波所揭露的,只是整個財技市場的冰山一角。
手底下擁有幾十隻殼的活躍人士比比皆是,不難想像,如果旗下的股票數量愈多,系統愈龐大,自然愈容易藏污納垢。要把公司資金搬離,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辨明當中的「資金流」,在閱讀通告的過程中自然游刃有餘。今年年中的「粉塵爆破」事件,再加上如今的謎網事件,顯示監管機構的矛頭直指向某一特定集團。可是,過去專坑散戶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其中部分更擁有齊備的「生財工具」,券商、媒體、公關公司、上市公司一應俱全。如果監管機構日後的風向有變,隨時令其他龐大集團受到拖累,繼而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投資者的焦點,不應只「微觀」地放在康宏環球事件上,而要更加「宏觀」地弄清不同集團內部的運作,才可趨吉避凶,長期處於散戶類別中的上游位置。
【投資組合】
誠如筆者之前於文章中所言,因創建集團控股(1609)表現十分理想,組合會逐漸套現並加入新血。組合昨日於$0.425買入155,000股進昇集團控股(1581),隨著日後組合的現金水平增多,類似的增持或換馬行動也會隨之配合。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持有創建集團控股(1609)、進昇集團控股(1581))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