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子文
一級識業治療師
孩子前負面詞,以下節錄其中一部分:
1
「你男仔嚟㗎,咪『裙腳仔』咁啦,大膽啲,出去玩,唔駛驚!」「佢同個妹好唔『啱啞』㗎,好似有仇咁!」
「佢好自私㗎,成日蝦細佬!」
「佢好蠢㗎,蠢過隻豬,教極都唔掂!」
「我個囡好惡㗎,『巴渣妹』嚟㗎。」
「你唔好再喊喇,催生晒咁!」
1
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我們有時會用一些負面的說話去形容,但稍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過了火,把子女負面地標籤了,甚至成了口頭蟬,天天伴著我們的孩子成長。這無疑是一種破壞性的「洗腦式教育」。由於孩子的自我形象的發展主要來自父母的評價,評價就是洗腦用的清潔劑,不良的清潔劑會腐蝕孩子的自我形象。有趣而又可悲的是,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正面行為時,評價卻換成……
1
如當面對間中/偶然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時:「又唔見佢平時見到(照顧他的)婆婆時會咁?!」
「佢同你(看更叔叔)打招呼? 你今日好彩喇!」
「老師,你喺度先喺咁咋!」
「而家先嚟扮乖!」
1
經過一段時間的「洗腦」後,孩子會越來越像我們所說的,成了「裙腳仔」、「巴渣妹」、「蠢過隻豬」、「同妹妹有仇」。你希望這樣的結果嗎?然而相似的情況,如果我們的回應是:
面對驚青的孩子時,我們可表示明白孩子的心情是正常的表現,而此具同理心的表現亦可幫助孩子穩定情緒:「你暫時未適應到,有啲緊張同驚,想黐媽媽多一陣!」
面對因肚餓而大喊大叫的嬰兒/小孩時,我們可以表示明白孩子肚餓及心急的情緒反應:「我知道你好肚餓,因為心急想食,所以喺度喊,爸爸而家整緊奶奶/糊仔嘢食比你㗎喇!」
面對間中/偶然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時,我們藉著肯定以加強孩子的正面行為:
「主動同人打招呼,你真係有禮貌喇,叻叻!」
搶走完全無反抗能力的年幼弟妹的玩具時,我們可表示明白孩子想玩的想法並作出行為上的糾正:「你都想玩妹妹玩緊嘅玩具喎,一時心急就攞咗,但妹妹比你突然攞走咗佢手上面嘅玩具,佢會好嬲同唔開心 (接著可以因應年齡提出建議,鼓勵他們參與解決)。」
1
屢次嘗試後,小孩仍然失敗時,肯定的說話言詞有助孩子建立自信:
「呢個確實有(些)難,但你仍然肯堅持、不放棄、努力嘗試,的確係我的好孩子!」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中。」 (箴言 25:11)
動聽的說話碰上恰當場合時機,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中,不單璀璨耀眼,其所建立的正面自我影象亦是價值不菲。經過一段時間的「洗腦」後,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像我們所說的,學會對人有禮貌、做事肯堅持及努力嘗試。同時亦能從我們的回應中,學懂以說話表達情緒。
「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失了志氣。」(以弗所書 6: 4)
負面標籤破壞自我影像,使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結果不是自卑懦弱,就是自我澎漲地自大。兩者皆不是我們想見到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