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左龔成兄既文章, 搵返本人响BLOG度寫既陳年舊作, 趁下熱鬧:
除了炒股是我的興趣外, 我還喜歡炒另一樣東西—–炒菜。早於炒股前, 我在台灣一個人生活, 唸大學二年級時已開 始自已做菜, 那是因為吃不慣台灣的東西, 唯有自己做菜囉。
在台北工作三年中都是在住處附近的菜市場(路邊攤)買菜, 漸漸與那些老板混熟了, 有空也跟他們聊聊。 有一個賣水菓的老板, 有次跟他談起水菓價錢, 他跟我講了一個道理, 聽似簡單, 但我郤從來沒想過, 他說:”東西要最便宜的時候才是最好吃的, 那是合時的產品, 因為供應多才便宜, 而不是因為它的品質差, 相反賣得貴的東西才不好吃。” 說得好對哦, 不時不食, 我們老祖宗早就講過。
另外一則是我近年的體驗, 尤其是女兒出生之後, 下班要去買當菜,到菜市場都最少晚上七點了,八點關門, 只有約半小時買, 其實也足夠了, 那時人流較少, 各攤位都急著收工, 所以賣的東西都較便宜, 倒喜歡殺價,從市場學(MARKETING)來講, 那是買方市場,市場一關門, 他們要去處理這些賣不出去的菜, 所以通常都會得逞, 減一塊錢給我(純心理感覺好, 想買那東西沒差一塊錢)。有次買菜, 那老板像半買半送的給我大堆菜, 我多口說, 那麼便宜呀, 她說:”龔如心也有很多資產,現在怎樣了?”哦!高人!領教了。
還有一個例子, 就是當年女兒快出生, 家裡想買個大一點的冰箱, 與大著肚子的老婆走進電器行, 那店員迎上來, 看我打開一款冰箱, 首先向我推薦那款怎麼好, 功能等, 看幾款後, 我老婆在旁嘮叨怎麼不好, 她就自己找別的, 那店員知道她找錯對像,我只是負責付錢, 並不是決策者, 於向我老婆推銷。最後我們沒有在那店買, 因為我們只是去那裡的款式, 選好了再去教育人員協會訂貨, 便宜約一千塊。
在唸公開大學MBA課程時(至今只唸了一半, 還沒拿到學位),教我們的導師是一位公務員, 有他有一次問我們一個簡單的問題, 假設公司委派你去買一台複印機, 你考慮那些因素, 同學們都答, 功能、品牌、保修、價錢….等, 他說那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買這台機器不會讓你”孭鑊”(背黑鑊), 那也是, 公務員心態, 按程序做事, 在時在公司做事常受他這個例子所影響, 以不犯錯為最終目標, 知道這心態不太好, 但也不算錯, 人老了, 家裡有老有少, 唉!
前面講過喜歡殺價, 那導師也提供了一個例子, 他有一次到菲律賓旅遊, 在旅遊區買些特產, 如對方開價100元, 他心想就殺它一半, 對方還價80, 他出60, 最後70元成交, 比原價低30%, 很有成就感, 怎知同一團的團友以35元買得到。
上面講很多個例子, 其實最終也是想講股票:
1. 水菓老板的金句, 印証了我們買股不要有羊群心理, 股價漲時才跟著去買, 老板說的嘛, 東西貴並不代表好, 我們付比之前貴的價錢去買不是最好的東西, 不值得呀, 要等便宜時去選好東西, 我常在這說, 宁錯過, 不坐艇, 不要急追, 急升的股總有回調的時候, 等跌時又不敢去買。 這情怳針對自己有做過分析, 有實力的公司, 不是指炒股。
2. 菜市場老板講龔如心的例子, 正如那些菜賣了一整天, 還是很新鮮, 但沒有人賣, 其價值等於零, 能拿回一塊算一塊, 就像我們買的股, 資產值高於股票值(溢價), 或當初你是有千萬個理由買進它, 但一旦被市場所放棄, 雖然不至於一文不值, 但在預期還會再次大跌的情況下, 還是要止蝕(虧), 不應戀棧。
3. 買冰箱的例子與買複印類似, 幾乎每一隻股都有同業的股票作比較, 當有些股為某一概念受惠時(如上海在炒作迪士尼(還是”迪斯奈”?)概念), 並不是所有相關股有一樣的升幅, 有些多, 有些少甚至沒有升或跌, 要看清誰是最大受惠者, 誰只是跟風炒作。
4. 殺價的例子, 以前有講過, 只簡單講一講, 一隻股回調時, 可以從圖表大概預測會跌到那個位, 但最安全的方法, 是等它跌至最低位, 反彈確認後再買入, 就減少坐艇(套牢)的機會。
補充:
講返樓市, 官府又出蕉打壓樓市, 總之不達目標勢不摆休, 俗語有云, 貧不與富鬥; 富不與官爭. 與官府對著幹冇好結果, 都係忍一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