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成敗的因素

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是希望不勞而獲,不單是不做功課,不去搜集資料,而是不去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依賴別人為自己做投資決定。世上有很多股神:美國有畢菲特、日本有是川銀藏、德國有科斯托蘭尼、香港就更加多股神。他們的經驗很寶貴,他們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但他們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投資顧問。

 

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總結他們的經驗,但是我們已經不可能走他們走過的路。等而下之希望找個活生生的人,例如在報章找貼士,或跟著網上的投資建議去做亦不切實際,即使找著了,人家亦不會百份之百正確,盲目相信出事後再去怨人已無意義。

 

投資者希望能立足股海,第一件事要做是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第二種常見的謬誤是把投資的成敗歸咎於運氣,賺到錢就認為是因為好運氣,而不走探討甚麼原因,輸了就認為是因為「黑仔」,下次再黎過。投資市場優勝劣敗,要機關算盡才能獲勝,單憑運氣怎可能成為長勝將軍?投資應該靠分析,而不是靠運氣,就算輸了也是因為分析不夠透徹,遺漏了一些重要的資料,總結了經驗下次決策時才有可能進步。事事歸因於運氣,便無法進步。

 

第三種謬誤是對自己要求太高,當達不到這個要求時就給自己太多壓力。比如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跑贏大市,事實上大部份基金經理在升市時無法跑贏,偏偏在跌市時大大地跑贏大市──的跌幅。

 

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在諸多限制及客戶不合理的要求下只能夠做穩妥的決定,彼得林治在《One up on Wall Street》有詳細介紹。我們作為普通投資者,又怎可以要求自己超越大多數基金經理? 有些人要求自己找到「最好」的股票,筆者引述著名的希臘哲學故事:「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要求找到「最好」的股票,最後必然是一無所獲。 又有些人買賣股票獲利,過了一段時間找圖一看:「如果當時在這裏買入,持有到這裏賣出,再在這裏再購,該有多好!」大家可能覺得這個人傻,但筆者也試過這樣問自己:「早知當時賣了咪不用蝕錢囉!」「早知當時買多一點便不止賺這麼少!」

 

讀者們,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自問這類傻問題,不要緊,人人都會以為自己有水晶球,事實上是沒有的,事前的估計不可以當作預言,事後檢討也只是馬後炮。投資市場沒有所謂「賺盡」,有的話只是無聊幻想。 投資市場是需要智力勞動,但並不是多勞多得,看多幾十隻,或多幾種投資工具,反而令人分心。有時在網上看到有人雄心壯志,日間炒股票還不夠,還想晚上炒黃金及炒外匯,似乎炒多幾樣賺得更多。筆者反而相信,將資金集中在自己的強項中,才是致勝之道。如果真是日夜均要投資,精神必定透支,更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筆者最後提醒,投資需要累積,需要耐性,不單是財富的累積,更是經驗的累積,能夠知道分析的方法、市場之險惡、利潤之得來不易。耐性的重要性在於,累積需要時間,股價上升也需要時間。下圖是筆者初入股市時的一份剪報,由1988年至今大約二十年,1973至今大約是三十五年,這些恆生指數成份股在幾十年前的價格,相對於現在差距有多大?而這個差距正是時間與耐性的結晶。

1988a

 

BY 脫苦海

想知多D?不如睇埋

股票入門(2):現金流表 (4)

股票入門(23):投資年期的決定 (4)

股票入門(12):周期股 (4)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