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聶升股解碼

^^【聶升股解碼】從不合理線索看圖利契機 (上) (2017/04/18)

    首控集團 (1269) 是2015年12月14日分析股份,留意原因是同年12月10日晚上宣佈配股,每股作價2元。翌日開報2.52元,除了首兩分鐘高見2.53元後,股價便持續下滑,最終收報2.36元,與開報2.52元比較,跌6.35%。若與前一天收市價比較,僅升一個價位,再從上午10:00後成交顯著變得疏落來看,不排除是有人刻意壓價所致。配股價較現價2.36元折讓15.25%,即承配人的賬面回報率為18%,可見不算吸引。   不合理一:要促銷 反壓價   這樣看來,壓價的舉動違反常理,因為今次配股是經配售代理尋找承配人,並且公告列出承配人不少於六名,我認為對象屬「街外人」機會大,有心人應會托價促銷新股。從2015年12月11日首半小時累計成交量為50萬股來說,我認為較有可能是散戶買入股份,首宗交易見於上午9:30,成盤價為2.52元;之後三宗交易於緊接約一分鐘完成,成盤價均為2.53元,四宗累計成交量為26,000股。自第五宗交易起,成盤價已回落至2.45元,而首十宗成交有七宗為「主動買盤」,可見市場對股份有需求。   不合理二:找客難 收佣少   若我是有心人,理應對有散戶「搶高」股價感到高興,這正好配合托價促銷新股的意圖,這樣便能減低托價成本,如今刻意壓價,那麼若日後托價,無疑是多此一舉。另外當時配股規模為9,216萬股,佔已發行股本20%,相對那時發行股數而言不算少,從2015年7月初至分析前一日交易日的累計成交量不足8,700萬股,若有心人不是刻意為承配人「開路」,本身承配人要散貨並不容易,更遑論是要獲利散貨,若潛在承配人有留意昔日成交量,加上現時賬面回報率不吸引,反映配售代理「搵客」有一定難度。不過,當時配售代理只收1%佣金,同時集資開支佔比只有1.26%,意味著實際「搵客」不如想像中難。   不合理三:無用途 急集資   公告列出集資用途為一般營運資金及 / 或撥付可能出現的業務或投資機會,即沒有具體集資用途,通常可解讀為沒有集資壓力。但從配股規模用盡一般授權上限的20%,加上這個配額是「爭取」得來的,反映實際是急需資金周轉。我所論到的「爭取」,起初是從這次配股公告找到線索,其中「過去十二個月期間進行的集資活動」一欄顯示,2015年10月5日曾配股集資,並有「尚未動用的所得款項……」的字眼,暗示那次配股已完成。所以即使當時的配股規模只佔已發行股本的1%,根本今次不會有20%的配額可用。   於是我查看昔日公告,見上述的配股確實已完成 (2015年10月26日),並且11月2日公司發佈「建議更新現有一般授權 」公告,申請額外20%的配股授權,並於11月19日宣佈股東特別大會召開日期為12月8日,結果授權於那日取得批准,隨後兩日便宣佈今次配股,又用盡配額,足以證明公司有集資壓力。     有關上述三個不合理狀況的結論,當時制訂的買賣策略,以及實際操作之績效,將於本周四 (4月20日) 待續。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跟進兩股 分析一股 (2017/04/13)

    這原是2015年12月11日撰文的命題,當日跟進的兩隻股份是富譽控股 (8269) 和惟膳 (8213),有興趣重溫這兩股之分析及績效檢視的讀者,請看今年2月9日《捕捉創業板新股獲利操作 (下)》,以及3月21和23日《恒指悶劇何時了 (上、下)》發佈之文章。       交易公告之簡單解讀 至於當日分析股份是莊勝百貨集團 (0758),於2015年12月10日晚上宣佈計劃將全資附屬公司 Huaxia Group Limited (下稱「目標集團」) 以代價2.18億元賣給控股股東、主席兼執行董事周建和及其胞兄周建人。由於買家被視為關連方,因此將是次商業活動定性為關連交易,同時出售的目標集團之若干有關百分比率超過25%,但低於75%,也視為主要交易,所以要通過股東特別大會決議案,方可落實。於交易完成後,預算所得淨額為2.15億元,並計劃將其中1.90億元用作派發特別股息,每股0.1855元,與當日收報0.47元比較,股息率為39.47%。餘下2,500萬元,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而截至2015年6月30日,莊勝百貨集團的資產淨值為5.70億元,目標集團之資產淨值 (截至2015年9月30日) 則為1.95億元,公告又提到於出售完成後預期公司將錄得收益約100萬元,再扣除1.9億元的股息分派後,公司資產淨值為3.81億元。至於市值,以現價0.47元計算為4.81億元,扣除股息分派後變為2.91億元。基於資產淨值和市值於交易完成後均不低於2億元,故不會影響其上市地位。       抽脂後隨時宣佈賣殼 根據2015年中期報告顯示,控股股東周建和透過盛世投資持有近6.98億股莊勝百貨集團之股份,他是公司惟一大股東,另外他持有998萬份購股權 (每股行使價為0.229元),若全數行使,與截至2015年11月30日之已發行股本為10.24億股比較,周建和佔公司股權為68.43%。由於他持有公司大部分股權,再配合今次的主要及關連交易,以及於交易完成後派發特別股息,不排除想將公司變為「殼股」,為「賣殼」鋪路。       對於價位跳動之分析 若以當時股價0.47元計算,扣除特別股息後股價會是0.285元,雖然兩者之每個價位跳動同是0.005元,但由於股價「變細」了,因此同時上升一個價位的升幅從1.06%提升至1.75%,差距超過65% [(1.75% ÷ 1.06%) – 1],有利股價發展。買入價下跌30%可考慮離場。結果此股開報0.57元,於競價時段成交,高於買價範圍,而當日於0.55元或以下錄得205宗成交,合計約1,155萬股,相對成交金額約615萬元,計出平均成交價為0.5325元。     存在止賺離場的訊號 股價於1月21日高見0.70元,較0.55元高出27.27%,已進入目標價範圍,但因交易尚未完成,不離場亦未嘗不可。此股於2016年2月18日傍晚宣佈完成,當日收報0.36元,較進場調整價0.3645元 (0.55 – 0.1855元,除淨日期為2016年2月2日) 低1.24%,除非有心人偷步離場,否則股價應該仍有上升空間。果然翌日股價已升逾一升,收報0.40元,並於3月8日高位和收報0.57和0.55元,較0.3645元之賬面回報率為56.38%和50.89%,不過若以進場價,連同特別股息0.1855元,以及3月8日股價計算,賬面回報率應是37.36%和33.73%,已乎合早前所訂目標價所得回報率36.36%之預期,加上當日成交量超過4,300萬股,是自從2015年5月18日以來的最高成交量,可視為止賺離場訊號。     即或當時未有離場,翌日高位和收報同為0.57和0.55元,再過一天收報0.49元,失守0.50元,也應接受需要離場的事實。若以0.49元計算,持股三個月之賬面回報率為22.82%,雖不能賺逾三成,卻仍錄得利潤,尚算是不俗的結果。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從招股架構剖析契機 (2017/04/11)

  中國能源建設 (3996) 是筆者於2015年12月10日分析股份,於12月9日開市前發佈招股結果,香港發售不足額,以招股價下限1.59元定價。今次全球發售有88億股,國際配售為83.6億股 (佔95%),香港發售為4.4億股 (佔5%)。最終香港發售獲認購額為138,552,000股,只佔4.4億股的31.49%,所以未獲認購的301,448,000股,回撥到國際配售,最終國際配售額為8,661,448,000股,佔88億股的98.43%。我們重點分析是國際配售的分佈,按招股結果,基礎投資者有20名,合共認購近61.65億股,另外易方達基金、信誠基金、招銀國際資產分別認購約9.613億、1.462億和0.975億股,合共約12.05億股,即其他國際配售者認購約12.92億股。至於香港發售認購100萬股或以上有24份申請,合共認購0.70億股,故此其餘的2,121份申請,認購約0.68億股。         產生極度貨源歸邊局面 就今次上市價為1.59元來說,認購100萬股或以上就是涉資159萬元或以上買入股份,理應認購者為散戶機會較低,而國際配售者通常也屬大戶為主,所以合計大戶認購約13.62億股 (0.70 + 12.92),對比散戶認購約0.68億股,即只有不足4.80%街貨由散戶持有,可視為極度貨源歸邊,大有向好發展的機會。另想指出今次集資開支佔比亦不算低。以上市價1.59元計算,集資金額約139.92億元,對比集資淨額約123.61億元,即集資開支約16.31億元,所以集資開支佔比為11.65%。一般佔比為15%或以上的新股向上炒機會較大,但對於籌集近140億元的大企而言,佔比超過11%已值得留意。       股價表現不如預期發展 此股的暗盤價開報1.50元,截至昨日下午5:00報1.53元,兩者皆低於上市價。當時認為若上市首日開市價為1.50至1.59元。結果分析當日開報1.54元,高於上市價。若於此價進場,與同年12月31日高見1.71元比較,賬面回報率為11.04%,由於不足兩成,加上未到目標價下限2.00元,讀者理場機會不大。期內累計成交量約11.51億股,相對上述大戶認購約13.62億股,假設全數成交量為大戶釋出貨量,同時換手只有一次,計出大戶散貨高達84.56%,若是推斷正確,理應有所戒心。然而,中央結算系統 (簡稱CCASS) 顯示上市首日 (2015年12月10日) 參與者有123名,持有約85.50億股,扣除基礎投資者持有約71.26億股,計出於CCASS的街貨量約14.24億股,其中首13名參與者均持有超過1.00億股,認為屬有心人持貨機會大,她們佔參與者總數10.57%,持有約10.53億街貨 (已扣除基礎投資者持股),計出街貨佔比為73.92%。       屬於一次績效欠佳操作 到了同年12月31日,參與者數目減少一名至122名,持股量卻增至約85.51億股,多出超過100萬股,而持有超過1.00億股的參與者降至12名,佔總體參與者之9.84%,不過持股量卻增至約12.55億股,增加超過2.00億股,計出街貨佔比為88.08%,由前早超過六成的貨源歸邊,變為超過八成的高度貨源歸邊,應得出繼續持股的結論。不過自2016年1月7日收低於1.50元,報1.39元之後,截至今年3月8日均收低於1.50元,歷時長達14個月,於3月9及10日分別高見1.58和1.59元,隨著3月22日收報1.49元,股價又再「陰跌」,於4月6日收報1.43元。雖然如此,筆者留意到當日CCASS數據顯示貨源被進一步歸邊,參與者總數為138名,首12名佔比為8.70%,她們均持有超過1.00億股,計出街貨佔比為89.86%,幾乎九成的極度歸邊狀態,所以認為股價最終會被炒上,只是要守候的時間,卻遠多於我們所預計的,可見是一次績效欠佳的操作。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迷茫對投資的益處 (下) (2017/04/06)

  承接本周二話題,今日繼續講解嘉士利集團 (1285),有關此股的其他分析,以及績效檢視。   配售時機和對象不合理 自2015年8月3日至11月26日,股價大部分時間介乎4.00至3.40元之間,於11月27日起失守3.40元,當日收報3.35元,於12月7日收報3.31元,而同年最低收報3.27元,可見3.31元算是處於年內低位,而於這時宣佈發行可換股債券,就時機而言絕不合理。今次配售對象為單一承配人,是鼎睿再保險,為復星國際 (0656) 的附屬公司,而嘉士利則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餅乾及意大利麵,與再保險業務可謂「風馬牛不相及」。   復星不是看上債券回報 但公告表示集資用途為加強集團業務及作出可能進行的併購及收購,再看復星國際和嘉士利的當時市值分別為1,177億和13.74億元,明顯是「小企泊上大企」的格局。假設復星認購可換股債券只為投資,以本金1.55億元和年息4%作計算,每年可收620萬元股息,與公司截至上半年賺超過36億人民幣而言,實在無可比擬,並且復星當時倒數五年 (2010至2014年) 的股權回報率介乎10.53%至14.15%,理應看不上4%的利息收入。   看見有借殼上市的契機 此外,可換股債券為期三年,於不同年份的換股價將會調整,當時為4.80元,與宣佈當日收報3.31元比較,溢價超過45%。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之換股價則為5.12和5.80元,由於換股價不斷上升,越遲換股反映股權佔比越少,明顯是對債權人不利的條款。從債權人仍是欣然接受條款,我看有兩個可能,其一是復星知道股價將會上揚,並高於5.80元,預算一定可以換股;其二是公司價值高於5.80元,不排除部署日後入主嘉士利,繼而將再保險業務注入其中,實行「借殼上市」。   取得主導權的兩個可能 再看公司構架,認為非常簡單,只有兩名大股東,分別是主要股東黃銑銘 (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和Actis Investment Holdings Ship Limited,於配售完成前為58.07%和14.46%,合計佔權72.53%,若考慮到復星全數換股,及行使最高額外授權,佔權為7.49%,連同上述兩大股東經換股攤薄後佔權67.10% (53.73% + 13.37%),合計佔權74.59%,幾乎是上限75%。倘若上述「借殼上市」的假設實現,嘉士利可以直接配售大量股份或可換股債券給復星,令其股權佔比超過60% (53.73% + 7.49%),最終取得公司主導權。另外也有可能復星全數購入黃銑銘和Actis Investment Holdings Ship Limited的全部股份,以易手方式入主嘉士利。當然一切皆言之尚早,要看公司日後發佈公告才能知道假設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是「小企泊上大企」對股價發展有正向作用,當時股價為3.31元。   結果於分析當日 (2015年12月8日) 開報3.35元,而配售可換股債券完成日期為12月16日,消息於晚上發佈,當日收報3.72元,較3.35元高出11.04%。雖與目標價下限4.50元有近21%之距離,但考慮到承配人未必急於換股。於12月17至24日收市價介乎3.89至3.84元,相對3.35元之賬面回報率為16.12%和14.63%,雖不如操作預算賺20%至30%,不過也應止賺離場。雖然於12月31日高位和收報分別為4.05和4.00元,賬面約賺兩成,但當日成交量為18.20萬股,並且這兩個成盤價分別成交量為13,000和55,000股,能否真實離場成疑。下個交易日股價已回落到介乎3.71至3.78元,連上述的3.84元也不到。基於上述分析,讀者可自行決定是否值得制定適合個人需要的操作策略。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迷茫對投資的益處 (上) (2017/04/04)

  上周四已跟大家預告今日繼續與大家探討若要免陷投資時感到迷茫,沒有績效期望是否可行方法。   對於沒有績效期望,不致陷入迷茫狀態,未知大家會否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某程度上可令人減少陷入迷茫,但卻不是一個好主意,皆因人在分析之後,理應會有結論,繼而產生對股價走勢的預期。若是沒有期望,要麼是沒有做分析;要麼是分析後未能有結論,我相信兩種情況大家都不願看到。筆者刻意在上週起跟大家談「迷茫」的話題,其實是看到箇中的益處,這是每個人投資操作邁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談操作邁向成熟的秘訣 前文指出「迷茫」源於股價走勢預期與實際的差別,這是投資者看到其分析盲點的有效方法。在我這超過十五年於股壇的觀察,鮮有看到投資者在獲利時細仔回顧於操作上做對了甚麼;相反則較多人會檢視於操作上做錯了甚麼。在我看來,「迷茫」的最大好處,是使人看到自己的不足,繼而人才會去「反思」。大家在閱讀我的文章時,可能會認為我對有心人的佈局看得比大家通透一點,秘訣正是我意識到何時陷入迷茫,和承認自己在迷茫的狀態裡。   減少迷茫和風險之建議 惟有你認為有看不通的時候,你就會去鑽研,才有看通的可能。筆者雖未嘗進行沽空操作,卻不時會研究股價下跌的原因,正如早前2015年12月7日發佈的免費文章,分析皓文控股 (8019),命題是「明眼人才懂解讀的操作」。當你能掌握股價升跌的原因時,不論價升,還是價跌,你也會容易作出決定,陷入迷茫的時間就會縮短。另外為了減少預期跟實際的偏差,建議大家可仿效筆者設定兩至三個買價範圍,並將注碼分成兩至三注,按預定的買入價進場,有助減少虧損風險。當你能掌握一隻股份的股價「向下炒」規律,自然會明白何時進場方能圖利,正如皓文控股,筆者分別於2016年2月15日和2017年2月10日在「聶升專欄」進行分析,基於開市前四小時已發佈文章,以分析當日開市價作參考起點,分別持股不足半年和一個月之升幅超過1.12倍和67%,證明慣常「向下炒」的股份,只要能掌握合適的進場時點,也可以為我們帶來不俗的回報。   從成交量判別貨源歸邊 現轉看當日 (2015年12月8日) 撰文時分析股份,嘉士利集團 (1285) 於同年12月7日晚上發佈「建議根據一般授權發行可換股債券」公告,在解讀公告之前,不妨看看公司背景資料。此股於2014年9月25日上市,每股作價3.70元,上市後高位和低位分別為5.90元 (2015年6月2日) 和3.00元 (2015年7月6日),與上市價比較波幅分別為59.46%和18.92%,由於波幅少於一倍,因此認為不算劇烈。事實上,上市至分析前一天單日成交量高於200萬股只有11天,其中8天為2015年出現,最高三天分別錄得約448萬、382萬和332萬股,而公司的已發行股本為4.15億股,即與最高成交量那天比較,佔比不足1.08%,一方面反映成交疏落;另一方面也反映貨源歸邊。   有關此股其他分析,昔日買賣策略,以及績效檢視,留待本周四待續。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甚麼使你在投資時感到迷茫呢?(下) (2017/03/30)

  承接本周二話題,繼續分析裕華能源 (2728),前文表示此股於2015年12月4日晚上宣佈配股,每股作價1.00元,現繼續看當日公告重點。從前文資料,我當時預算股價未來上揚機會很大,另外從2015年股價於未拆細 (1拆2,7月8日) 前曾高見7.10元 (6月29日),最高收報6.55元 (6月24日),而2014年12底只收報1.04元,即股價曾大幅上升超過5倍,反映股價有被炒上的實力。此外,公司於9月17日晚上宣佈1送2紅股,表示有意進一步將股份拆細,但由於股本重組要通過決議案才可進行,因此暫未落實。從公司於10月6、16和30日三度延遲寄發通函日期,我認為林財火的部署是先完成配股,之後才通過送紅股計劃,這樣能令其持股量大幅增加。     昔日買賣策略參考 當時我也指出送紅股後每股買賣單位會由4,000股改為18,000,按比例計算要持有9或其倍數之手數,才不會有碎股。如果計入送紅股因素,只須持有3或其倍數之手數便可,皆因3手即持有12,000股,加上1送2紅股,會額外多24,000股,合計為36,000股,經改變買賣單位,最終持有2手股份。改大每股買賣單位為增加持股成本的手段,有可能是想「踢走」部分資本較少的小股東,令貨源歸邊,為日後炒上股價鋪路。此股會在2015年12月7日 (前文分析當日) 復牌,當時股價1.00元。結果分析當日開報1.25元,裂升25%,因低於1.30元,仍是乎合進取者之買價範圍。當日一度高見1.33元,較1.25元僅高6.40%,讀者明顯沒有止賺誘因。       股價不如預期發展 然而,之後股價表現不滯,於2016年1月20日收報0.90元,較1.25元跌了28%,當晚公司寄發通函,表示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日期為2月5日早上10:30。等到2月3日,收報0.81元,賬面損失已擴大至35.20%,按上述買入價下跌30%可考慮離場的操作,理應止蝕位在0.87元,首次觸及在1月21日,不過嚴守止蝕本來不易,加上未有開會,相信讀者離場機會不大。於2月3日晚上公司發佈「股東特別大會延會及認購事項失效」公告,內容提到相關的股東特別大會將無限期延後,表示早前的配股操作已告失敗,應止蝕離場。翌日開報0.88元,較1.25元之賬面損失為29.60%,低於三成,算是不幸中之大幸。當然,不排除有讀者不肯離場,那麼便要面對2016年2月16及17日分別低見0.65和0.66元的壓力,賬面損失擴大至48.00%和47.20%。       去年五月再發財技 一般蝕近五成考慮離場機會較小,預算會繼續「坐貨」,能捱到股價谷底回升的景象,於同年5月24日高見1.30元,這是持股逾五個半月後看見的逃生機會。前一晚公司宣佈主要股東兼主席林財火向獨立人士收購公司2,800萬股股份,總代價2604萬元。完成後,林氏及其一致行動人士持股將由26.92%增至30.54%,須按例提出強制性全購要約,每股現金作價0.93元,較停牌前報1.02元 (5月17日收市價) 折讓8.82%。不過消息未有刺激股價持續上揚,於5月24日收報1.07元,較1.02元僅升五個價位,之後股價便逐步回落,更於6月17日一度低見0.88元。若於5月24日未能及時離場,於9月15日,高位為1.39元,但持股已是超過九個月,賬面回報率已有11.20%。       而在8月4日晚上發佈的要約結果顯示林財火的持股佔比提升至59.00%,不過卻未見股價炒上,所以於9月15日離場的機會也很小。於9月20日至10月14日 (星期五),收市價一直維持在1.00元以上,到了10月17日收報1.02元,突破1.00元,才是升浪的開始,於今年3月13日收報1.40元,歷時近五個月股價升近四成,相對1.25元的賬面回報率為12.00%,當晚公司宣佈1拆2的股本重組方案。於今年3月24日中央結算系統 (簡稱CCASS) 顯示參與者有127名,持有約7.73億股,佔已發行股本99.96%,扣除大股東持有約4.56億股,於CCASS的街貨量約3.17億股。首11名參與者均持有超過1,000萬股,認為屬有心人持貨機會大,她們佔參與者總數8.66%,卻持有約2.11億街貨 (已扣除大股東持股),計出街貨佔比為66.48%,因已高於六成,反映貨源已被歸邊,理應股價具備炒上條件,但須以股價收高於1.50元才能確認。       下周二撰文預告,繼續與大家探討若要免陷投資時感到迷茫,沒有績效期望是否可行方法。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甚麼使你在投資時感到迷茫呢?(上) (2017/03/28)

      這是於2015年12月7日時給讀者的提問,當時表示雖然不知大家會有怎樣的答案,但筆者的答案則是「經驗」。我相信這是令人感到詫異的答案,但你不妨想想,當你第一次投資時,心情是怎樣?那時我是有點「驚青」,雖然你不一定有同樣的感受,但至少不會感到迷茫,否則你應該不會開始投資。我們從一竅不通,到見聞日增,或多或少會掌握到投資的法門,並透過這些法門獲利。當獲利次數增加,自然對操作方法產生績效的預期,這就是我所說的「經驗」。     例如,經過五次用上某種策略獲利的經驗後,於第六次操作時,會預期同樣可以獲利。當成功之後,又會認為第七次、第八次,甚至是更多相同操作,也會獲利。然而,若在第九次操作時失利,由於累積了八次成功經驗,一般人遇上一次失敗不會放在心上,但當連續三次失敗後,就開始對操作方法的成效有所懷疑,迷茫的感覺便開始萌生。       績效與迷茫之關係 直到操作再次成功時,就會忘卻之前的失敗, 迷茫的感覺會一掃而空。但倘若在日後遇上輸多贏少的操作結果時, 迷茫又再與你走在一起,人往往要有再次成功的經驗,才能跳出迷茫。這樣看來,人在投資時總有迷茫的時候,皆因世上從來未嘗出現一個每次出擊都會「穩賺」的投資策略。反覆操作難免令人曝露在輸錢的風險中, 如果曾經歷三次輸錢後下次會贏錢的經驗,現在剛好輸了三次,於第四次操作前,投資者普遍期望下次出擊會贏錢。當事與願遺之時,會感到投資績效無法掌握,再次陷入迷茫狀態。那麼,沒有績效期望又如何?關於這問題的討論,留待下周二待續。       股價處於近五月低 現在轉為與大家檢視於同日分析裕華能源 (2728) 的績效,當時留意原因是於同年11月27日此股開市前宣佈停牌,前一天收報1.00元。由7月10日至11月26日,股價反覆向下,踏入11月股價呈「橫移」狀態,主要介乎0.95至1.20元之間。期內低位為0.94元 (11月16日),而最低收市價則為1.00元 (11月17、18、19、25和26日),與最高收報2.34元 (7月24日) 比較,約四個半月下跌超過57%。於停牌前六個交易日,股價波幅收窄到0.99至1.11元之間,並且成交量持續增加,反映有心人在伺機吸納股份。       分析配股公告重點 此股到了2015年12月4日晚上發佈配股的消息,每股作價1.00元,即平價配股,從上述股價處於當時約近五個月的低水平,可見是「筍價」。價格吸引,跟配股的對象有關,是主要股東林財火,他是主席兼執行董事,當時持有股份佔已發行股本26.92%,所以那次配股被介定為關連交易。同時配股的規模也很龐大,為6.40億股,佔已發行股本82.73%。由於既是關連交易,規模又超過已發行股本20%,所以要通過股東特別大會決議案,才能進行,惟當時暫未公佈開會日期。集資淨額近6.38億元,當中4.50億元用於能源買賣業務所需流動資金;1.39億元用於還債,餘下約0.49億元作為一般營運資金,由於超過七成集資之用途為業務發展,相信配股成事機會高,當時預算很快會落實開會日期 (其後通函於2016年1月20日傍晚寄發)。而從林財火之權益佔比由配股前不足27%,至配股後超過60%,成為控股股東,同時令公眾持股佔比下降至不足四成,反映主要股東甚為看好公司業務前景。至於其他分析、昔日買賣策略,以及績效檢視,將於本周四續談。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恒指悶劇何時了? (下) (2017/03/23)

      承接本周二話題,今日續談惟膳 (8213),於2015年12月3日晚上發佈股權可能易手公告,以下繼續分析此股、展示昔日參考策略,以及檢視績效。   股權分佈 精心安排 筆者於對照兩則易手公告時,雖看到湯聖明同是持有約16.74億股,但分佈上卻有不同。從前所有股份他以信託受益人身分持有,並放在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 ;如今放於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 有11.74億股,其餘5億股由湯聖明以個人身分持有。當中反映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曾減持5億股 (2015年9月29日),按披露易顯示為「場內交易」,每股作價0.15元。那麼湯聖明又從哪裡增持5億股呢?答案是湯聖明以個人身分持有10億股可換股債券,換股價為0.08元,他在2015年10月6日轉換了5億股,跟上述減持事件合併來看,他就是獲利3,500萬元。這樣將股權重新分配,除了旨在獲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出售股份。   減持股份 有利易手 兩次的賣方都是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早前的股權佔比為74.63%,買家於購入股份後,由於股權佔比超過50%,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強制性收購要約,需要融資安排,但買家的股權佔比於要約完成後,又不能高於75%,即只要收購多於0.37%股權,便要沽出市場,才能維持上市地位。而為了令要約失效,必須有人於要約期間托價高於易手價,這樣也會產生額外成本,對買家來說同樣不化算。當時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的股權佔比只有42.26%,於易手完成後買家也毋須提出強制性收購要約,於上述買家覺得「抵買」的前提下,加上毋須提出要約而顧慮少了,同樣提高了交易成事的機會。而對湯聖明更有利的是他仍持有5億股普通股、可換股債券 (換股價為0.08元) 可兌換的5億股潛在股份,以及購股權 (行使價為0.062及0.09元) 可行使的2,500萬股潛在股份。若易手消息刺激股價短期做好,可以再沽貨出市場獲利。   莊家介入 機會為大 其實上述First Glory Holdings Limited沽出的5億股,早於2015年8月28日已轉為淡倉,即訂立了出售協議,只是到9月29日才執行。日後湯聖明也可「照板煮碗」,透過協議出售手中證券,不過那還是後話。反而值得深究是誰承接了那5億股,皆因按當時股權佔比為22.29%,但披露易沒有列出買家身分,所以當時最少有五名買家瓜分了股份,可以理解為他們是一致行動人士。按每股作價0.15元計算,合計成本為7,500萬元,由此推斷不會是散戶所為,很有可能是莊家接貨。     目標訂價 細意推考 當時股價為0.15元,即莊家未有利潤,若保守預算他們賺30%便離場,股價最少會升至0.195元。另外,不妨從湯聖明的角度設想,當他沽出全數所持有證券後,要再買一隻「殼股」,相信選擇主板股份的機會較大,不然若選買創業板,其實毋須賣盤。當他的沽貨價為0.195元,連同早前收到的7,500萬元,會有約5.04億元現金,可以買一間市值為10億元的主板公司,並佔有一半股權。若買入對象為市值是15億元的上市公司,同樣要佔一半股權,則賣出價便要是0.307元。此仍創業板股份,預期股價波動性較大,任何進場都應要評估個人承受風險能力。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恒指悶劇何時了? (上) (2017/03/21)

      命題於2015年12月4日撰文時所訂,當時倒數三個交易日的恒指表現,仿如長篇連續劇,雖然本專欄於那三天也沒有談市況,卻仍然進展不大,悶劇一場,累計升421點 (21,996 → 22,417點);若以同年11月26日收報22,488點計算,差距更只有71點。論到12月3日全日波幅有158點,而11月30日和12月1日則分別為334點和195點,幅度似有收窄的趨勢。我們會明白,當幅度持續收窄時,最終一定會「爆邊」。當時筆者透過每個交易日的收市指數,做了一點統計,將差距為300點或以上視為「爆邊」(這名稱只是方便識別,可能有別於市場解法)。     後市走勢 統計剖析 於下表可見,從2015年7至11月,與前一個交易日比較,「爆邊」最少有5次,而最長悶日 (差距少於300點) 「無跨月」和「有跨月」分別為9和11日。「最長悶日」的數值大,反映該月恒指表現為「單邊市」(差距超過1,500點)。踏入12月過了三個交易日,最近兩日均為「悶日」,若未來連續五天或以上也為「悶日」,出現「單邊市」機會極大,否則當時預算與11月一樣,為「上落市」。         後市未明 不宜進取 但即或出現「單邊市」,亦不要高興得太早,皆因從2015年9月至分析當時,單日成交金額超過1,000億元只有四天,反映大市表現乏力,隨時呈「陰跌」格局,相信大家不會想遇見單邊跌市。短期向下以22,000點作分界線,失守視為單邊跌市;向上以23,000點作分界線,上破視為單邊升市;介乎兩者之間則為上落市。因此,若要確認12月屬那種市況,最快要等到12月11日,所以表示暫時不宜太進取。結果於12月11日恒指收報21,464點,失守22,000點,反映屬單邊跌市,但跌勢未有即時浮現,醞釀了近半個月於2016年1月4日才見跌勢開始,跌近一個半月於2月12日低見18,278點,較2015年12月11日收報21,464點累跌3,186點。     昔日股價 走勢簡述 當日撰文也分析了惟膳 (8213),於前一晚發佈股權可能易手公告,早於同年2月9日晚上公司也曾發佈類近公告,並於2月12日開市前宣佈停牌,最終在5月20日收市後宣佈終止易手洽談。5月21日復牌時股價曾高見0.24元,翌日高見0.25元,之後股價回落,低見0.135元 (6月11日) 後才反彈,於6月26日高見0.255元,收報0.22元,創過去五年新高及最高收市價,其後股價表現反覆,向下兩度觸及0.10元 (7月8和9日) 和一度觸及0.101元 (8月24日),反彈亦未見高於0.22元 (10月7日),之後成交疏落,呈「陰跌」格局,於分析前一天收報0.15元。若你是主要股東湯聖明 (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你會選擇這時洽談易手嗎?   不足七月 重提易手 若看上次發佈易手公告當日收報0.088元,如今是0.15元,升幅超過70%,幾乎可以肯定每股易手作價會較早於2015年2月洽談時理想。從上次終止洽談至分析當時不足七個月,又再舊事重提,反映湯聖明想出售股份的意欲極強。表面看來,股價從2015年10月高位0.22元回落至當時的0.15元,跌幅近32%,好像不是合宜的洽談易手時機,但這反而令潛在買家覺得「抵買」,增加了成事的機會。至於其他分析、昔日參考策略,以及績效檢視,將於本周四待續。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資金流向對細股價格走向的啟示 (下) (2017/03/16)

  中國生物資源 (8129) 是筆者於2015年12月3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原因是看其在11月27日晚上發出「股價及成交量的不尋常波動」的公告,其實當日股價上升10.49% (0.143 → 0.158元),成交量只有108萬股,相對其他發表類似公告的股份,可謂雙形見絀。公司煞有介事發佈此公告,重點是公告的「附帶意見」,表示有可能進行配股活動。值得留意是公告標題有「根據收購守則第3.7條」的字眼,反映可能有股權易手的情況出現。根據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只有一名大股東,就是文化傳信 (0343),股權佔比為21.14%,持有約5.25億股,此股數於2013年2月1日的股權披露後,從未變動,而公司也自那時開始便沒有作任何股權披露,反映接近三年沒有主要股東或董事作股份交易。     四大特質 視為筍殼 另外,筆者認為此股有四個「筍殼」的特質,其一是於公司過去的四年半 (2010年12月底至2015年6月底) 業績顯示,並無任何非流動負債,而流動負債則不高於430萬元,未嘗有銀行借貸。其二是截至2015年6月30日「現金及銀行結存」則超過1,300萬元,反映沒有財政壓力。其三是公司除了同年5月發行非上市認股權證,自2013年2月起未有進行其他股本集資,跟上述沒有財政壓力的結論吻合。其四是從股權架構和會計賬目簡單、沒有財政壓力,加上現金充裕。總體而言,此股可被視為「筍殼」。論到那非上市認股權證,由於認購人不少於六名,因此沒有披露身分,但在沒有配售代理介入的前設下,認購人應與管理層認識,不排除是「自己人」。認股權證於5月22日完成配售;約4.96億份,若與當時的已發行股數比較,佔20%;為期兩年;發行價和行使價分別為0.015和0.16元,即每份行使成本為0.175元。由配售完成的下個交易日 (5月26日) 至今,股價高位為0.39元 (6月3日),與行使成本比較的賬面回率為1.23倍,卻未有被行使。       成交宗數 後市啟示 當時股價未能上破0.40元後便見顯著回落,於2015年7月9日低見0.10元,創兩年半新低。之後股價反彈至0.325元 (7月22日),便再乏力回落,自7月29日起,成交變得疏落,呈「陰跌」格局。踏入8月初,股價失守0.25元,於11月3和26日分別低見0.129和0.133元,到11月27日股價才開始回升,當晚發佈可能配股消息,之後連升兩天,高見0.245元,於分析前一天 (2015月12月2日) 股價回落,低見0.195元,卻未有收穿0.20元,報0.207元。而當時最近三天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 成交量雖顯著增加,但成交宗數卻不多,分別是146、190和137宗,再加上股價當時再逼近0.25元的大位,短期可能升破大位機會大。       兩股動向 不謀而合 我再想指出於收購公告中提到倘若股份認購落實,買家須向公司提出無條件強制性要約,這意味著正在洽談的股權交易超過一半,即為12.41億股或以上,這無疑是易主。另外文化傳信於2015年7月21日晚上發佈控制權潛在變動的消息,至當時撰文仍與買家在洽談中,獨家期限為2016年1月16日。分析前一天股價大升10%,可能洽談已有眉目,也不排除兩隻股份的買家相同,以致當時兩者股價同見異動。對賣方來說,股價越高,即或易手價與當時股價比較有折讓,仍是賺多了,所以於易手價作實前,預算兩股之股價會繼續被炒作。當時股價為0.207元,當時也表示另須留意此仍創業板股份,預期股價波動性較大,買入前須評估個人承受風險能力。       易手告吹 止蝕離場 結果分析當日開報0.206元,乎合進取者的買價範圍,但股價表現卻不如預期,除了於2015年12月10日高見0.224元,讀者賬面僅賺8.74%,之後股價便見回落,直至2016年1月29日低見0.139元,變為賬面損失32.52%,才見股價觸底回升,於同年3月14日高見0.198元,虧損收窄至不足4%,理應當時止蝕離場。原因有二,其一是3月14日收報0.184元,除了未能收於0.20元或以上,更較前一個交易日 (3月11日) 收低一個價位。之後一天收報0.189元,即連續三日收低於0.19元,可見股價走勢疲弱。其二是上述易手一直未有公佈詳情,從2015年11月27日至2016年3月14日,歷時已超過三個半月,通常於首次發佈消息後兩個月未有公佈詳情,告吹的機會很大。事實上,此股於2016年3月24日晚上真的宣佈告吹,表示翌日也要離場,當日開報0.171元,較0.206元的賬面損失為16.99%。雖是一次失敗操作,但總算損手不多,實屬萬幸。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