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聶升股解碼

^^[聶升股解碼] 股權易手 不同部署 (上)

    筆者於6月11 日發佈的專欄文章,分析兩隻股份,所以會於今天和本周四為大家講解。第一隻是東方匯財證券 (8001),留意此股是前一晚發佈的「主要股東配售現有股份」公告。主席兼執行董事林樹松與配售代理達成協議,以每股作價2.5元配售自己持有其中的0.7億股份 (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19.44%) 予不少於六個獨立承配人,即主要股東由1.45億股減持至0.75億股。減持本身是負面消息,大家看看米蘭站 (1150) 於5月25日收市後發佈控股股東出售股份完成公告,之後兩日股價累計大瀉近48%,收報1.22元,較配售公告首次發佈停牌前收市價1.62元 (5月18日) 還要低超過27%,可想而知。   參考昔日同類配股 雖然如此,這類消息讓我們圖利的契機在於「穩炒」。例如米蘭站於5月21日曾高見2.6元,若於復牌後開市價1.4元 (5月20日) 買入,最高賬面回報率可達85%,不排除東方匯財的股價會被有心人炒起,托價促銷股份,造就我們短炒獲利。但也可能是「後炒」,參考去年12月15日收市後公司也曾發佈林樹松配售股份的公告,股數和配售價分別是0.8億股和1.6元 (較前收市價1.59元溢價0.63%)。配股完成日期為12月18日,當日收報1.62元,明顯無人托價,同時之後股價於1.5至1.7元呈横移,直至4月初股票才見上揚,於4月13日高見2.48元,即最高賬面回報率為53%。   回顧早前買賣策略 論到「穩炒」,配股時間也是一個參考,此股於5月19日曾高見3.81元,之後股價徐徐回落,與公告發佈當日收市價2.67元比較,跌幅近29%。林樹松肯定明白5月初股市氣氛良好,那時可用更高配售價出讓股份,如今明顯是低價配股,暗示短期股價已見底。配售價與2.67元比較折讓不到7%。   知所進退就是明智 結果,6月11 日開報3.12元,高見3.74元,若能以開市價買入,賬面回報率近20%,以當時恆指已失守27,000點之走勢疲弱下,績效算是有所交代。並且事實上股價升勢僅持續一天,便見回落,第四天失守3元,收報2.95元,六月底更低見2.3元,連上述的2.67元也失守,故此若於6月11 日買入後未能及時離場,損手機會極高。基於「寧願走雞,切莫買錯」的原則,沒有對此股進行操作也屬明智之舉。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未有定案 揣測無益

    週末收到讀者Hoi Hang的電郵提問:「泰盛國際控股 (8103) 於10月29日宣佈終止供股。由7月16復牌,接連供股、配售、合股、更改供股價,最後終止供股。股價由0.288元 (經2合1調整) 跌至現價0.078元,跌幅近73%。如果假設宣佈供股用意不在集資,只是想利用供股和合股等消息壓價,壓價的用意莫非想低價配股?之前配售2.17億股作價0.085元,經供股調整為0.17元,承配人的帳面虧損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假設全是自己人,只要於現價再折讓配股給他們,就能大幅減少虧損。請問終止供股可視為利好消息,還是只為向下炒的慣常手法呢?」   談分析切入點 其實上述問題的重點是關於配股和供股之目的,筆者經整理後仍寫了逾200字,皆因要交待背景資料,所以大家對此股不足四個月所用財技之多,可想而知。我以9月9日作為分析的切入點,那天是合股生效首日,理由是撇除已終止的供股,合股為公司最新所用的財技。從9月9日至上周五 (共35個交易日) 合計成交量不足6,350萬股,假設全部股份只轉手一次,相對現時已發行股數約6.79億股,佔比只有9.36%,而實際不排除有部分股份被轉手超過一次,所以佔比肯定低於上述數字,反映成交量極為疏落。   有心人持貨多 但按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顯示,此股有99.87%股份為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持有,可視為「街貨量」。若股份大部分於散戶手上,凡公司發佈對股價敏感的消息時,理應錄得大成交量。近期有關消息要數分別於10月6和29日發佈的「有關收購目標公司股權」和「終止公開發售」,兩個翌日的成交量分別為1.168和5.791百萬股,與已發行的近6.8億股比較,可謂微不足道,證明大部分股份於散戶手上的立論不正確,反過來說就是大部分貨源在有心人手上。   有人亂了陣腳 從期內高位為0.12元 (9月23日) 與上周五收報0.078元比較,跌幅為35%,表面上很嚇人。但將起點改為9月9日的開市價0.095元,跌幅卻不足18%;若以價位計算,其實只跌了17個價位。如果有心人要托價,莫說是17個價位,就算是42個價位至0.12元,大可於一天內發生,關鍵是為何要如此行。從成交量低迷的線索,反映有心人短期沒有托價意欲。而從復牌為7月16日來看,股價「不幸」遇上恆指持續下滑的狀態,打亂了有心人的部署。   現況未有定論 踏入十月恆指止跌回升,泰盛股價卻仍在下跌,證明有心人想進一步壓價收貨。值得留意是宣佈配股日期為7月23日,收市價和配股價分別為0.102和0.085元,並且是合股前股價,如今供股後現報0.078元,即或不考慮合股因素,面價也較上述兩價為低,可見有心人未有藉合股造大股價之打算,純粹只為粉飾會計賬面。而從早前多項財技條款都有改變來看,反映有心人對「造價」的部署,未經深思熟慮,故此在未有新的財技公告發佈前,任何分析也屬揣測,估錯機會很大,不宜在現階段妄下定論。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篩選以外要做對的事

    昨天收到一名讀者的提問:「聶Sir您好,在您百忙中想請教良斯集團 (1683) 的看法。我在1元以上購入此半新股,購入原因是它市值少和股權集中,購入後不久,此後股價一直向下走到今天 (10月29日) 的0.88元,我還在今天以0.89元加碼,煩請聶Sir給我一點意見,謝謝!」   合理的篩選準則 從上述提問交代到買入此股原因為市值少和股權集中,這無疑是細價股的篩選準則之二,前者暗示「成本低」;後者暗示「貨源歸邊」,綜合而言就是股價容易被操控,看來切入點很合理,但結果卻不如預期,相信這也是不少買細價股投資者心中的疑問。   買新股的關注點 提問當中我們看到那名讀者做對的地方;但同時我看到有兩點是忽略了。首項忽略是買入「半新股」,良斯集團於今年9月8日上市,至今還未夠兩個月,所以上述兩項篩選準則變得無意思,皆因上兩個月於主板上市的公司,有不少具備這樣的特點。例如從9月10日至今,於主板以初次公開招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方式上市的有九間公司,其中四間為市值不高於10億元,就是所謂的「市值低」。由此可見,不獨是在創業板上市,就是在主板上市,也出現很多「市值低」的股份,良斯集團絕非惟一。   如果辦上市的不乏市值低股份,大家不難聯想到隨時也有「股權集中」的股份,通常界定為公眾持股佔比不多於30%。良斯集團為25%,至於上述四隻「市值低」股份,公眾持股佔比介乎25%至29.90%之間,皆乎合「股權集中」的準則,反映這四隻股份同時屬於市值少和股權集中,所以那讀者提到的細股篩選準則,於新上市股份是不適用的。而由於公司上市前已存在股東,一般會承諾上市後首半年不會出售股份 (市場稱為「禁售期」),因此對於上市不足半年的半新股,準則同樣是不適用的。   買入價的關注點 第二項忽略是「買入價」,良斯集團的上市價為1元,上市第十二日便跌破1元。首十一天累計成交量約2.21億股,而發行新股數量為1.25億股,則平均每股被換手約1.77次,可理解為有近77%股份最少被交易兩次,不排除最初透過國際配售或公開發售的認購者已全部離場,所以跌破上市價意味著托價或穩定價格的有心人已不存在。   而伴隨買入價的議題是問題中的「溝貨」操作,此股於10月5日曾重上1元以上,但於10月19日開始收市價再度失守1元,並出現價跌量少的情況,最高成交量一天僅有2百萬股,佔1.25億股街貨的1.6%,再次成為有心人短期無意托價的證明。同時,此股的每股資產淨值為0.25元,與其相若市值的同行業主板股份之市賬率未見高於3倍。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為分拆上市作準備

    青建國際 (1240) 是筆者於6月9日分析股份,前文表示不一定在短期內「爆升」,但由於當時股價為3.34元,算是吸引,加上若筆者的立論成事,隨時有望變倍升股,值得讓大家留意。於2014年2月,此股易主,每股作價為2.4元,與當時股價3.34元比較升幅不到40%,反映股價不算高。   買主背景具規模 其實當日易主的那名新主是青建集團,是中國首批通過房屋總承包特級資質重新就位的15家企業之一,連續11年入選「中國承包商80強」,2014年排名第19位;連續9年入選「ENR全球最大250強國際承包商」,2014年排名第98位。2014年營業額為468億元人民幣,折合港幣超過580億元,相對恆基地產 (0012) 同期營業額為港幣234億元,可見青建集團之規模等次。公司一直沒有上市,所以上述入主青建國際 (前名「新利控股」),我認為是來港借殼上市鋪路。   易主後現在注資 入主之後,青建集團於今年5月向青建國際注資,披露收購於新加坡從事物業開發及建築業務的目標公司CNQC (South Pacific),代價為26.17億元,發行9.5億股可轉換優先股償還。目標公司為青建集團間接持有100%股權,加上代價較青建國際現時市值超過1倍,被視為非常重大收購關連交易。消息發佈前收市價和翌日最高價分別為3.42元和3.66元,升幅只有7%,反映市場認為交易對青建國際屬輕微正面影響,之後股價更逐漸回落至分析前的3.34元。   注資後有望分拆 交易完成後,倘若可轉換優先股被全數轉為普通股 (換股比率1:1),已發行股數由3億股增加至12.5億股,市值將變大超過4倍,不排除下一步目標公司會被分拆上市。因為青建國際是從事基建業務及機械租賃業務,而目標公司則從事物業開發及建築業務;另外前者的業務在香港及澳門,後者的在新加坡。從業務性質到業務地域,算是風馬牛不相及,難以產生協同效應。如果將目標公司分拆上市,若以上述代價26.17億元的兩倍計算,青建國際會得到最少13億元的集資資金,將令公司市值進一步提升。   長短線同具潛力 雖然分拆上市言之尚早,不過若優先股被全數轉換,主要股東的股權佔比會是93.94%。為了維持公眾持股量25%,併購公告表明屆時會配售2.146億新股給獨立第三方,相信極有可能於事前托價,所以不論短線或長線,預期股價都會上揚。五月初至今低位為3.2元,與現價3.34元比較上升4.38%,但由於資注需時。   結果,當日股價輕微高開六個價位便回落,跌5.69% (3.34 → 3.15元)。之後十三個交易日 (6月10至26日) 股價介乎3.30至2.98元之間,未有收穿3元,並期內最高成交量的一天也不到65萬股,可見成交疏落,毋須急於入市。從6月29日起正式收穿3元,當日收報2.97元,同日恆指跌697點,收報25,966點,失守26,000點,對比4月8日開報25,708點,差不多回到升浪的開端,可見恆指走勢不樂觀。   此股現報2.5元,跟青建集團的入市價2.4元相若。上述注資已於10月15日完成,因此如果仍對分拆概念存有憧憬,並見股價為2.4元以下。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非一般的配股條款

    匯友資本 (8088) 是筆者於6月9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此股是於前一晚發佈的配股公告 (於8月11日已完成),配售股份22.7億股,佔已發行股數超過68%,其中有4.5億股配予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胡景邵,被介定為關連交易,每股配售價為0.22元,較上周四停牌前收市價0.37元折讓超過40%。由於配股規模和配股價範圍均超出20%,加上又是關連交易,配股類別被列作特別授權,要通過特別股東大會決議案。   選配不供有玄機 匯友資本今次的配股內容,有別於其他常見的類別,於22.7億股配售股份之外,另有18.2億股選擇股份,所以最大的配股模規是佔已發行股數123.16%。如此龐大的配股規模,相當於4供5的供股規模。選擇配股而不供股,除了避免騷擾公眾股東外,筆者認為主因是不想更改每手買賣單位,若要沒有碎股,現時每手8,000股要改為每手10,000股,屆時會計賬目也要作相應調整,隨時構成股價下行壓力。選擇配股的另一好處在於承配對象,方便將「自己人」混入其中,對股價發展有正面影響。加上今次配股胡景邵參與其中,除了反映配股價吸引外,更重要是在配股完成後,即使用盡配售股份和選擇股份的額度,其股權佔比也由現時的5.42%提升至8.56%。   超額配發不尋常 回看選擇股份,公告顯示可用作補足認購配售股份涉及之超額配發而行使全部或其中部分,基本上單計配售股份,佔已發行股數超過68%,即使扣起胡景邵認購的4.5億股,仍佔已發行股數近55%,要完成配股本身已有一定難度,但配售成本只是3.26%,若連同選擇股份計算,配售成本會降至3.14%,可見配售代理對這次集資有一定把握。配售股份於扣除胡景邵的部分,股數為18.2億股,正好與選擇股份的數目一樣,意味著超額配發最高可達一倍。若承配人全部是「自己人」,但未來發展肯定一片光明。又若全部是「街外人」,除了托起股價,實難促銷如此龐大的配股模規。   集資鮮有為發展 再分析買入價與目標價。從集資用途為建立「泛娛樂平台」來看,公司有實質的集資需要,反映在促銷配售股份及選擇股份是志在必得,可見現價買入風險不大,加上自4月1日至5月27日,公司五度發出「翌日披露報表」,行使認股證和轉換可換股優先股各兩次,合計股數超過7,800萬股。頻頻換股,暗示有人已知股價短期將有不俗表現。另有一次是代價發行新股超過7,100萬股,配股價為0.37元,與停牌前收市價一樣。   結果當日開市前宣佈停牌,於翌日晚上發佈收購事項備忘,至6月11日才復牌,開報0.365元,低於配股價,為入市良機,兩日後高見0.445元,賬面回報率近22%,而當日恆指下跌418點,失守27,000點,收報26,861點,為五天內第二度跌破27,000點,可見當時恆指升勢隨時逆轉,應放棄待升至目標價,並於當日止賺離場。當日收報0.43元,與0.365元比較之賬面回報率為17.81%,以「即日鮮」來說績效算是不俗。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解讀配發結果給你的機遇

無縫綠色 (8150) 是筆者於6月5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此股是6月4日晚上發佈的「公開發售結果」公告。認購額為整體的76.52%,看來銷情不俗,只是有效申請供股表格得五份,扣除主要股東凌家珍和主席兼執行董事黃健雄的申請,餘下三份是公眾股東的申請 (認購超過2.22億股),如此少的數目到底認購者是「街外人」還是「自己人」,大家應心裡有數。而餘下的23.48%供股,由包銷商促成之承配人認購了 (超過0.83億股),假如他們都是莊家,即持有超過3.05億股。   佈局似自己人收貨 其實於供股期內,大部份時間股價都在0.31元或以上,公眾股東會見到供股價折讓超過50%,但竟然沒有散戶參與供股,皆因有心人於供股前九個交易日做了精心部署,不但累計下跌超過23%,同時有七天出陰燭 (高開低收),加上這七天均收低於前一天收市價,形成明顯的跌勢。又於供股首四天繼續呈下跌形勢,令散戶沒有意慾供股,成功令自己人吸納全部供股。   不計凌家珍和黃建雄的供股,以其餘逾3億股而言,要肆意推高股價,絕對沒有難度。按五月份的月報表顯示有1,300萬份認股證未行使,行使價為0.53元,而配發結果公告列明行使價不會因供股事宜而被調整。雖然如此,不排除有心人利用現時貨源歸邊,將股價托至0.53元,令認股證得以被行使。 預期與實際落差大 然而,股價跟隨恆指表現下滑,形成「價跌量縮」的格局,於7月8日收報0.165元,即或與6月29日收報0.29元 (失守目標價下限0.3元之首日) 比較,賬面虧損超過43%,於8月25日更收報0.135元,創過去52周新低收市價,之後股價至今於0.15至0.2元之間徘徊,現報0.171元,與0.29元比較之賬面虧損為41.03%。   自己人全部未離場 績效故然強差人意,股價表現與預期大相逕庭,皆因上述的供股貨持有人,一直未有減持或離場。現時若登入披露易,會看到三個大股東名字分別於4月13日和6月4日出現交易記錄,前者為供股消息發佈後第三個交易日;後者是發佈「公開發售結果」當日,而每股成交價為0.203元,正是供股價,並為「場外交易」,所以可確認是供股貨。披露易顯示那三人的名字,分別是張勇 (約0.685億股)、蘇飛鵬 (1億股) 和張自忠 (1.05億股),連同凌家珍和黃健雄分別所供的0.395億股和0.085億股,五人合計供了約3.215億股,佔供股貨3.538億股的90.85%。   另外於9月10日開市前,無縫綠色宣佈配股,作價和規模分別是0.128元和2.123億股,並於9月29日晚上宣佈完成。期間及之後的日子,成交量和股價均沒有異動,有10天錄得逾百萬成交量,最多那天亦只有323萬股,反映承配人也未有離場,我認為屬「自己人」機會為高,連同上述五人合共持有約6.3億股,佔已發行股數約12.74億股的49.44%。雖然未有一半,但由於我未有計算尚餘約0.324億股供股貨 (9.15%),以及不排除公眾股東混入了「自己人」。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從不尋常線索判別股價發展

  南海石油 (0076) 是筆者於6月4日分析股份,當時留意此股是自今年5月7日至6月3日,有人六度轉換可換股零息債券,重點是有五次為溢價轉換,即使折讓轉換那次,每股也只賺四個價格,合計賬面虧損超過320萬元。   溢價轉換 耐人尋味 我起初感到不解的是溢價轉換的意圖,之後發現全是同一批可換股債券,便追溯之前的轉換記錄,第一次在去年11月10日,再是今年2月23日,又有兩次在3月,全部都是溢價轉換,平均每股溢價近35%。連同上述六次轉換,即在十次之中有九次是溢價轉換,除了知道股價將會上揚,沒有其他更好解釋。轉換價為0.566元,較現價0.59元折讓不足4.1%,令我有意欲研究此股。   不利條款 反客為主 去年8月14日的公告顯示那批可換股債券全部發行給Unique Hero Development Limited,主要從事金融及實業投資的公司。債券到期日為2018年12月31日,但換股期是兩年 (根據9月4日發布的補充公告顯示),這樣的協議絕不尋常,一般只有前期禁止轉換,很少設於後期。另有兩點不尋常,其一是換股數目,本金為16.6億元,換股價為0.566元,最高轉換股數接近29.33億股,不過公告顯示最高可換取股數為20億股,意味著將會有5.28億元本金或以上必然會償還,反映主導權在南海石油手上。其二是股權佔比,公告顯示債權人不能在任何時間持股佔比為5%或以上,即轉換後便要賣出市場。若再對照上述的溢價轉換,債權人不斷轉換來蝕錢,合計賬面虧損超過1,400萬元。連同上述的零息條款,債權人面對四項不利條款,仍肯借錢給南海石油,一定另有後著。   一件產品 多項配合 原來集資淨額有八成用在開發一種新設計可上網之家居電子產品《小意思》盒子,具多功能包括醫療檢測、娛樂、影視播放和網上瀏覽,這是由南海石油的全資附屬公司Axiom Manufacturing Services Limited所主理。之後於去年11月5日,南海石油宣佈與 Goldpay International Limited成立合營公司,提供網上貨幣結算服務,而《小意思》是首先使用那結算平台的產品。於去年11月27日、12月15日和今年3月18日,公司發公告披露相關的業務進展,全部都是「自願公告」。   這一切部署的意圖於今年4月27日的公告揭盅,就是計劃將Axiom分拆上市。消息發布翌日刺激股價大升20% (0.475 → 0.57元)。三日後股價高見0.62元 (如下圖) 便回落,於5月27日低見0.455元,近兩日股價又顯著上揚,累積升幅超過25%,而現時值得買入的原因在於收市價「破頂」,這是去年11月7日至今的收市價新高。   分拆未成 股價不滯 結果股價不如預期發展,皆因分拆上市至今仍未完成,加上過去三個月恆指表現不滯,引致股價持續下滑。而從9月29日至10月16日 (昨天),上述的可換股債券四度被換股,可見「射倉」活動仍然持續。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財技分析的兩個層次

  關於聶SIR每日提及之重心股份,見其專欄:    http://homebloggerhk.com/31131/     筆者絕大部分於本專欄分析的股份,都是「細價股」,嚴格來說應是「財技股」,皆因有少量細價股的管理層都是務實的,以辦實業為主,不過業績表現卻不一定盡如人意。事實上,能夠成功靠盈利支持由細價股升格為中價股,可謂鳯毛麟角,所以在買細價股時,還是以分析財技佈局較易獲利。   複合財技 多於一種 論到財技分析,有初階和進階之分,初階是指分析一種財技,例如某上市公司宣佈將會供股﹑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券,或進行股權易手等。至於進階,我認為有兩種,我給它們起名為「複合財技」和「串連財技」。前者是上市公司於同一時間運用兩種或以上的財技,例如同時進行供股和配股﹑一般及特別授權配股,或是發行可換股債券並進行股權易手等。   串連財技 層層遞進 後者是上市公司於不同時間運用單一財技,而財技與財技之間是有關聯性的。例如某上市公司宣佈供股,並且大股東作包銷商,此舉很有可能是大股東想用低成本增加自己持股量或股權佔比。之後又宣佈資產重組,將公司的值錢資產轉讓給大股東,然後進行現金或實物分派,就是要幫公司「抽脂」,使其成為「殼股」。最後一步自然是宣佈「賣殼」,即是股權易手。通常 「串連財技」歷時為半年至一年,公司運用的財技為三至四種。   十五小時 三發財技 有些時候, 「複合財技」 和「串連財技」會重疊出現,例如元亨燃氣 (0332) 於9月22日從上午約8時起宣佈配股,之後相繼宣佈代價發行和發行可換股債券,第三則的宣佈時間為9月22日晚上10時,即在不足十五小時內,發佈三則財技公告。由於是分別在三個不同時間發佈,當然是「串連財技」;但其實於一則公告發佈這三件事,亦未嘗不可,況且相距時間甚短,因此也可視為 「複合財技」。   至於選擇分別發佈的原因,我相信是考慮到三者的認購人不同,以免造成公眾對三名對象是有關聯性的揣測。而公司如此鋪排的用意,我認為是想用盡一般授權配股的限額,理由是當日公司也舉行了股東週年大會。這意味著當日公司會取得新的一般授權配額,而去年已發放的配額將會作廢,所以公司為免「浪費」配額,於是做出十五小時之內發佈三則財技公告的「壯舉」。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低價配股 回升在望 (下)

  關於聶SIR每日提及之重心股份,見其專欄:  http://homebloggerhk.com/31131/   上集:  http://homebloggerhk.com/39098/ 今日繼續跟大家分析中國全通 (0633),重點是看其財技運用和企業估值。上回提到分析此股日期為6月2日,留意原因是6月1日 (星期一) 晚上發佈的配股公告,而當日下午12:50便宣佈停牌,通常細價股於發佈配股消息當日都會大升,此股也不例外,高位與前收市價比較升近12% (2.59 → 2.9元),但停牌前股價卻回落至2.68元,與高位比較跌近7.6%,從分鐘圖可見股價明顯被壓下。股價於上午11:54仍報2.88元,至上午11:59報2.82元,僅相差6個價位。但於最後一分鐘卻產生異動,開報2.8元,一直跌至全日跌位2.68元收市,並於那分鐘錄得超過350萬股成交,佔當日整體近16%。   另外,從日線圖看到自四月上旬試破3元失敗後,走勢呈價量齊跌,一直跌至5月28日的收市價2.55元,這是自3月以來的最低收市價,最近兩天 (5月29日和6月1日) 才止跌回升。同時最近五天的成交量明顯增加,我認為是有人在趁低吸納股份。   若我是管理層,不會選擇於如此股價低迷時宣佈配股,當然有讀者認為可能此股最近召開周年股東大會,取得一般授權配售新股,加上公司「莫財」,逼於無奈在此時集資。但公告顯示配額為去年6月授權,所以不是用上今年的配額,於去年11月只用了46%的配額,而在餘下的約1.56億股之中,今次只會用1.3億股,若是「莫財」應用盡1.56億股。此外,從今年3月24日至4月15日,有十三天的收市價為2.85元或以上,較現價的2.68元為高,可見中國全通是刻意在低價宣佈配股。配股價為2.34元,較現價折讓12.69%,此價較52周低位2.48元還要低近6%,故此公告雖列出承配人不少於六名,我看承配人當中混雜了「自己人」的機會極高。   其後股價發展,前文已交代。至於上述配股,在6月8日晚上宣佈完成。緊接翌日再宣佈以「特別授權」發行可換股債券 (於8月10日完成),換股價為2.34元 (折讓22.26%),換股上限為3.62億股 (佔已發行股本19.96%)。雖然兩次集資的訂價一樣,但對象卻不同,前者是承配人不少於六名,是「街外人」機會為高;後者是單一承配人Dundee Greentech Limited,是「自己人」機會為高。   Dundee曾於3月25日以配股方式買入中國再生醫學 (8158) 12億股份,每股作價0.285元,至今未有減持股份,按6月16日收報0.69元計算,即不足三個月賬面回報率超過1.4倍。而早於2009年3月,同樣以配股方式買入事安集團 (0378) 4,400萬股份,每股作價1.78元 (如下圖),截至2013年11月27日,仍持有4,053萬股份,之後由於持股量少於5%,成為「隱形股東」。昨收報7.9元,假設仍然持股,賬面回報率超過3.4倍。當時保守估計Dundee Greentech Limited投資於中國全通可賺1倍,即為4.68元。   其後中國全通宣佈完成發行額外票據 (於7月6日完成),換股價為3.07元,但於9月21日宣佈調整為2.34元,跟上述Dundee的可換股債券之換股價一樣,故此得出相同的預算目標價。不過,此估值未有計入盈利因素,由於前文提到今年上半年盈利倒退逾73%,高於2012年盈利水平之21%。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升股解碼] 低價配股 回升在望 (上) 

   中國全通 (0633) 是筆者於6月2日分析股份,當時從股權分析,觀察到其中一名大股東為中興通訊 (0763),持有近1.08億股普通股 (每股平均買入價1.98元) 和超過1.09億份可換股債券 (轉換價3.2元)。而從今年4月份的月報表顯示,另有兩款在2016年到期的可換股票據分別為7.02億份 (轉換價2.849元) 和0.81億份 (轉換價3元),反映在6月1日宣佈的配股作價2.34元相對最低的轉換價,仍有近18%折讓。   結果當日開報2.86元,高見3元,之後股價回軟,低見2.65元和收報2.66元,只是最終股價微跌兩個價位。猶幸此狀態只維持了四個交易日,於6月8日上破3元,期間高見3.58元,其後連升五天,至第六個交易日高見4.12元,但卻未能收穿,收市價為3.92元,結束前五天升勢,開始需要關注。   翌日股價更跌近10%,低見3.51元,收報3.55元,貼近3.50元水平,確認回落至每0.5元計算的賺止邊緣。之後一天低見3.49元,似有失守3.50元的跡象。當日收報3.50元,與分析首日高低位比較,賬面回報率介乎16.67%至31.58%,績效不過不失。   事實上,若當時未能把握離場機會,也不算太大問題,相比其他細價股的表現,算是具防守性。究其原因是從昔日建議買價下限高於2元,便知這不屬細價股。嚴格來說更不是「細股」,因為就算以今日股價計算,其市值仍有47.02億元 (細股的市值一般不高於30億元),而在6月高見4.12元時其市值更超過70億元,已可視為中型股,就是此股具防守性的原因之一。   另外值得留意是本文初段提到中興通訊為大股東,現時市值超過140億元,即或以7月低位計算,其市值仍超過90億元,可見當時中國全通是細股泊上大股。能夠獲得大股青睞,當然有點實力。從過去五年 (2010至2014年) 錄得溢利介乎人民幣1.53億至2.08億元,便知是有業績支持的公司,這也是此股具防守性的原因之二。   不過如今情況有點不同,於6月30日晚上公司宣佈中興通訊將持有的可換股債券全數轉讓,意味著準備離場。我相信原因與今年上半年中國全通錄得溢利倒退逾73%有關,股東應佔溢利為人民幣3,235萬元,是自2010年以來第二差的表現。所以如今大碼頭撤出,是否繼續持股應再作部署。對於此股的財技和估值分析,將於本周四為大家全面解構。     聶Sir   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使用諗Sir獨家按揭進階計算機,Powerteam成交實例請到:https://buyhouse.com.hk

wtsapp icon top